苏武慢.八首(其八)

万古凭高,一声长啸,勘破古人公案。

让本陶唐,征于汤武,不过授贤治乱。

姬运东衰,夷氛北涨,赤子可嗟涂炭。

善桓文、烈烈轰轰,倾厦赖乎支干。

争奈何、战国纷纷,嬴秦扰扰,元气等閒飘散。

谦让未遑,诗书安事,吾道厄于炎汉。

陋矣河汾,贤哉濂洛,再整残编断简。

倘若非、奎壁光辉,长夜几时能旦。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鉴赏

这首诗《苏武慢》是明代诗人林鸿的作品,通过历史典故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古代政治、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万古凭高,一声长啸”,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引出对古人智慧的探讨。“一声长啸”象征着对历史的反思与超越,是对古人公案的勘破。接下来,“让本陶唐,征于汤武,不过授贤治乱”,诗人回顾了从远古到夏商周的治国之道,强调了“授贤治乱”的重要性,即通过选拔贤能之士来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姬运东衰,夷氛北涨,赤子可嗟涂炭”,诗人将目光转向西周之后的历史,描述了周朝的衰落以及北方夷族的侵扰,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接着,“善桓文、烈烈轰轰,倾厦赖乎支干”,赞扬了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等君主的功绩,以及他们在危难时刻的支撑作用,暗示了稳定与和平的重要性。

“争奈何、战国纷纷,嬴秦扰扰,元气等閒飘散”,诗人转向战国时期和秦朝的混乱,感叹社会秩序的崩坏,元气(指国家的根基)在动荡中流失。这一段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稳定与和谐的向往。

“谦让未遑,诗书安事,吾道厄于炎汉”,诗人反思了汉朝初期的谦逊与礼让精神,以及儒家文化的衰微,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这里“炎汉”特指东汉,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陋矣河汾,贤哉濂洛,再整残编断简”,诗人提到河汾(指河汾地区,古代文化中心之一)和濂洛(指濂溪书院和洛学,代表宋代理学的重要流派),表达了对这些地方文化和学术复兴的期待,以及对传统道德和学问的重视。

最后,“倘若非、奎壁光辉,长夜几时能旦”,诗人以奎壁(星宿名,象征文官)的光辉比喻理想中的道德与知识的光芒,期盼黑暗时代早日结束,光明到来。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秩序、道德伦理、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钱塘舟中述怀

小雨催寒,轻烟弄晚,空江一望模糊。

片帆东去,谁念旅怀孤。

寒雁连翔欲下,还惊起、相叫相呼。

栖泊处,拥篷欹枕,清梦绕菰蒲。

还思行乐处,有高阳酒侣,洛浦娇姝。

空嬴得,半生酒困诗癯。

不道年来憔悴,但顾影、冷笑微吁。

螺江上,天公还肯,容我钓鲈鱼。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念奴娇.咏雁

登临送目,正木落衡皋,水寒湘渚。

碧海青天三万里,望断惊弦弱羽。

字写璇空,阵横紫塞,梦入黄芦雨。

锦笺一劄,漫留别后愁语。

空江水碧沙明,閒情谁与,共晚汀鸥鹭。

二十五弦弹古恨,逐伴又还飞去。

仙掌月明,长门灯暗,多少悲凉处。

千秋哀怨,秖今犹绕筝柱。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

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

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

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

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

更放花朝,日日霁多阴少。

不惜千金费尽,但惜取、数峰残照。归骑杳。

纵醉宜眠芳草。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青玉案.钓台遇雪

桐江倚棹蒹葭瞑。怪倦枕朝寒劲。

拂曙掀篷银万顷。

犯星人去,清风名在,尚想羊裘冷。

簪缨误我山林兴。幸唤醒、槐安尘梦境。

烟浪迢迢归路永。

汲江燃竹,买鱼沽酒,沈醉休教醒。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