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安今夜月,还与旧宵同。
星影淡犹在,水光寒欲空。
都非弦共朔,那更雪兼风。
愿比光明烛,高悬万象中。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夜晚月色的独特韵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夜的景象刻画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首句“长安今夜月,还与旧宵同”,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长安之夜,月色依旧,流露出一种时空轮回的感慨。接着,“星影淡犹在,水光寒欲空”两句,通过星影与水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月夜的宁静与深邃。
“都非弦共朔,那更雪兼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弦月与朔日的不同,以及雪与风的叠加,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复杂多变。最后,“愿比光明烛,高悬万象中”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如同光明的蜡烛,照亮世间万物的心愿,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自身价值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情感真挚而深沉。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岸帻空堂晚,飞霜疋练秋。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
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
重阳偏遇雨,甲子况逢秋。
老树花空落,平池水逆流。
路危妨蹑屐,风急怕登楼。
独负东园约,黄花笑黑头。
祭酒中朝重,先生绝代贤。
圣恩终简在,归兴本飘然。
乐极真名教,交深岂岁年。
吾方慰公望,不敢惜离筵。
独宿清斋夜,思秋望雨心。
可人无一至,酷暑太相侵。
漫拟堂为玉,真愁地铄金。
病妨奔骏力,偃仰负冠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