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负

稍负园亭约,新篁带可围。

看山真耐久,临水易忘机。

野角呼蛇出,轻舟趁鹜归。

还家欣未晚,池藻弄晴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稍微违背了园亭的约定,新生的竹子已经能环绕成一圈。
长久地欣赏山景真是惬意,面对水面让人忘却机心。
野外的号角声惊动了蛇出来,我乘着小舟追赶鸭群回家。
回家还不算太晚,池塘中的水藻在晴光下摇曳生姿。

注释

稍负:稍微违背。
园亭约:园亭的约定。
新篁:新生的竹子。
带可围:环绕成一圈。
看山:欣赏山景。
真耐久:非常惬意。
临水:面对水面。
忘机:忘却机心。
野角:野外的号角声。
呼蛇出:惊动蛇出来。
轻舟:小舟。
趁鹜归:追赶鸭群回家。
还家:回家。
欣未晚:还不算晚。
池藻:池塘中的水藻。
弄晴晖:在晴光下摇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自己在园亭中享受大自然之乐的经历。

"稍负园亭约"一句,设定了一种私密、宁静的氛围,"新篁带可围"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看山真耐久"与"临水易忘机"两句相对比,山象征着坚固和恒久,而水则代表了流动和变化,这也许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有一种深刻的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野角呼蛇出,轻舟趁鹜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其中“野角”指的是乡间的小路,“呼蛇出”则是描写诗人在闲适中观察到自然界小动物的行为,而“轻舟趁鹜归”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趁"字用得极为传神,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还家欣未晚,池藻弄晴晖"表达了诗人回家的愉快心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享受。"还家"意味着归途,"欣未晚"则是表达了一种未到黄昏就返回家中的满足与喜悦;"池藻弄晴晖"则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继续享受自然之美的画面,“池藻”指的是池塘边缘生长的水藻,而“弄晴晖”则是对光线变化的一种细腻描写,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道院书壁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

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听鸣麂,晨斋饤野芹。

黄冠尤喜事,添注石炉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睡起述兴

功用今年百倍加,圃中添就好生涯。

大于桤树夜合树,肥似桃花巴榄花。

煮酒未尝先问日,裌衣初制渐裁纱。

起来不是贪眠在,斋后僧怜未瀹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简马架阁

江浙闻人马少伊,识公因诵雪窗诗。

交驰刺字休嫌阻,一见人生自有期。

城郭村翁谁问我,亲王娇客罕如斯。

鸡声风雨相望处,情致先多会面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简陈监仓二首(其二)

因病诗全少,春中忽夏深。

清幽百亩地,安静六时心。

树茂晴方好,荷新雨未禁。

泥乾容后日,閒步酒随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