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宿淹留会同闸,一帆飞过耐牢坡。
旧来禾黍秋风地,今作蒲莲野水波。
岸决黄河方泛溢,尘生碧海定如何。
苍茫天意知谁解,北望梁山一浩歌。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过耐牢坡闸观梁山水涨》描绘了诗人经过闸口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三宿淹留会同闸”写诗人在此处停留了多日,显示出他对这一带景色的深深留恋。次句“一帆飞过耐牢坡”则形象地展现了船只快速穿行的情景,暗示了水势的湍急。
“旧来禾黍秋风地”回忆起过去此处可能是农田,如今却已变为“今作蒲莲野水波”,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变化,由丰收的庄稼变为水中的蒲苇莲花,富有诗意的转换中寓含着时光流转的感慨。
“岸决黄河方泛溢”描绘了黄河水位上涨,堤岸决口的景象,暗含着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尘生碧海定如何”进一步想象洪水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最后两句“苍茫天意知谁解,北望梁山一浩歌”直抒胸臆,诗人面对苍茫天地,感叹大自然的无常和人世的变幻,只能以一曲豪放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寄寓了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朝时期社会变迁和个人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不详
楼头旗影落天涯,极目平原欲暮鸦。
荇带自萦漳水曲,柳条虚拂御河斜。
百年庐井无遗俗,四海车书又一家。
诸将却趋幽蓟戍,秋风金鼓杂鸣笳。
红粉香中双并蒂,碧丝藕下暗连株。
主人一笑偶然尔,客子竞誇前所无。
堂上埙篪兄友弟,房中琴瑟妇随夫。
君家和气浓如酒,此即双莲瑞庆图。
物物具天机,缘何纸上生。
有时挂素壁,自动亦自鸣。
云巢八十翁,观化得三昧。
无声凉月下,适意芳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