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欲高行

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不辩伪真,愿欲披心自说陈。

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曹植的《当墙欲高行》,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一种内心的孤独感。

"龙欲升天须浮云",此句通过比喻表明了个人对于成功与飞黄腾达的渴望,但这需要依靠外界的助力,如同龙要借助浮动的云彩才能升入天空。"人之仕进待中人"则指出人们在仕途上的进退,全凭他人的推荐和扶持。

"众口可以铄金",此句用了一个夸张的手法,说明群众的话语有着极大的力量,可以使事物变得光鲜如新,但也可能是虚假的。接下来的"谗言三至,慈母不亲"则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即即便是慈爱的母亲,也可能因为不断的毁谤之词而疏远。

"愤愤俗间,不辩伪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假与真的混淆不清所感到的忧虑和愤懑。"愿欲披心自说陈"则是诗人希望能够揭开自己的内心,直接向人们诉说真相。

最后两句"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描绘了一种深宫之中的遥远和隔绝,以及面对困难时找不到出路的无助感。这里的"君门"指的是统治者所居之地,而"九重"则象征着权力中心的高不可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龙升天的比喻,表达了个人在追求成功过程中对外界支持的渴望,以及面对复杂社会关系时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收录诗词(140)

曹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七首(其六)

飞观百馀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诗七首(其二)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飙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沈忧令人老。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三)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