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停云(其三)

我顷虽达,不足为荣。拟攀逸轨,少适真情。

遐赏风味,魂梦宵征。葛巾藜杖,彷佛如生。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翻译

我虽然目前有所成就,但这并不足以引以为傲。
我打算追求超脱世俗的道路,稍微体验一下真实的情感。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
顷:近来,最近。
虽:虽然。
达:显达,有成就。
不足:不够,不值得。
为:作为。
荣:荣耀。
拟:打算,计划。
攀:追求,攀登。
逸轨:超脱常规的道路,高远的目标。
少:稍微,略微。
适:适应,体验。
真情:真实的感情,人之常情。
遐:长远,遥远。
赏:欣赏,品味。
风味:事物的特色,风情。
魂梦:梦境,心灵深处。
宵征:夜晚的旅行,象征内心探索。
葛巾: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象征朴素生活。
藜杖:藜草做的拐杖,象征简朴生活或老者。
彷佛:仿佛,好像。
如生:栩栩如生,生动逼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和陶止云体的第三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人逸轨的向往,以及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我顷虽达,不足为荣。”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但并不以此为荣。这里“颔”指的是额头,这里用来比喻地位或官职,“达”则是通达的意思。

“拟攀逸轨,少适真情。” 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古人逸放自得的生活轨迹,寻找那些不受世俗羁绊的真挚情感。这里“拟攀”意味着模仿或追求,“逸轨”则是指那些超脱凡尘、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遐赏风味,魂梦宵征。”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夜晚探寻的向往。这里“遐”指的是远方,“宵征”则是夜深时分。

“葛巾藜杖,彷佛如生。” 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这里“葛巾”指的是草丛,“藜杖”则是竹杖的意思,整句话意在形容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模仿和追求,以及对真挚情感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停云(其四)

吁嗟人世,如彼南柯。正宜闲处,养此太和。

纵使得意,位高金多。老不知止,宁逃谴呵。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

和陶停云(其一)

渊明抱节,不渝风雨。为米折腰,颇厌艰阻。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希踪前贤,寤寐倾伫。

形式: 四言诗

和陶停云(其二)

眷兹衡宇,草树溟濛。坐对五柳,遥望九江。

亦足寄傲,东轩南窗。独恨无人,载酒相从。

形式: 四言诗

和刘与仁见寄

鸡黍经年契阔,池台落日登临。

千里空劳回首,一樽谁与论心。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