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孤

汝南山色好,峨嵋底。矗矗佳城双峙。

闻道二苏天下士。容不得,人间世。

刚才忤、半山公,旋又遇、潭州鬼。

竟飘零,骨埋异乡地。展笑问两翁,旅病今深矣。

可许相从于此。还顾良朋频属委。君试听,吾其死。

好为种、一科蓬,聊且定、千秋计。冷松风、摵摵吹起。

形式: 词牌: 塞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诗中“汝南山色好,峨嵋底”开篇即以自然美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矗矗佳城双峙”则暗示了友人已逝,墓碑耸立,与山色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闻道二苏天下士。容不得,人间世。”这里提到的“二苏”可能是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和苏辙,诗人感叹友人如同这两位文豪一样才华横溢,却无法在世间长久停留。“刚才忤、半山公,旋又遇、潭州鬼。”这两句描述了友人生前的坎坷遭遇,以及去世后灵魂的游荡,充满了命运无常的无奈。

“竟飘零,骨埋异乡地。”进一步强调了友人远离故土,客死他乡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结局的深深同情。“展笑问两翁,旅病今深矣。”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在另一个世界相遇的情景,探讨着生死与疾病的问题,流露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可许相从于此。还顾良朋频属委。”诗人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与友人重逢,并回顾着与友人的深厚友谊,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君试听,吾其死。”诗人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邀请读者倾听他对生命的感悟。

最后,“好为种、一科蓬,聊且定、千秋计。冷松风、摵摵吹起。”诗人以种蓬草、定千秋计来比喻对未来的规划,同时也借冷松风的吹起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永恒循环。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观。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

秀立孤峰一点烟。高台当落日、草芊绵。

平原碑坏不知年。翻前志,于蔿事犹传。

景物暮萧然。飞鸿云外堕,啄空田。

戍笳羌笛总惊眠。携风袖,谁更拂清弦。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贫也乐

公未遇。家何处。龙门山前凿龛住。口张鸦。走如蛇。

拾得道旁无主、天遗瓜。玉鞭飞马承恩宴。

政府三尝御厨膳。朝山青。暮山青。

今我来时,不见饐瓜亭。

形式: 词牌: 梅花引

长亭怨慢

是谁劈、双峰中断。夹束伊流,素涛飞练。

直下龙门,鲤鱼腾跃趁风便。

雨霏云锁,疑恍惚、阴阳变。

石滑马凌兢,望渡口、蜻蛉如箭。莫叹。

任长途人困,索把小车停玩。

平生快绝,定应数、此游为冠。

又那怕、沾透征衫,待临去、回头重看。

借秃管余花,分取灵奇一段。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雪狮儿

当年白傅,晚节闲身,角巾时访。

九老何人,梦得微之已往。满公禅杖。

指点出、真空无相。消尽了、西湖翠黛,武丘花舫。

而我尘容羞抗。揽征衣下马,灵山相向。

贱不成名,曾感琵琶惆怅。旗亭闻唱。

更结习、绮言难忘。高僧棒。乞忏多生魔障。

形式: 词牌: 雪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