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驴儿

花驴儿,渡江踏遍江南土。

正值江南无马时,驴儿得志雄威武,况是能解花门语。

江南淫雨二百日,洪涛巨浪掀天舞。

麻麦烂死秧苗无,百姓吞声苦饥苦,驴儿啖粟恬故故。

江南子弟不晓事,掷金驰逐争先睹。

誇渠省得人语言,纵使能言亦何补?

花驴儿,乃奇遇。

昨朝方上评事厅,今日又登丞相府,哮吼纵横谁敢侮?

老夫平生不信怪,见此怪事欲呕吐。

归来十日不食饭,扼腕攒眉泪如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花驴儿,走过长江踏遍江南的土地。
恰逢江南无马可乘,驴儿得意显威猛,还能听懂花门的语言。
江南连绵阴雨二百日,洪水巨浪翻腾起舞。
稻谷麦子烂掉,秧苗无存,百姓忍饥受苦,驴儿却悠闲地吃着粟米。
江南的年轻人不懂事,争相掷金观看。
夸赞它能理解人的言语又有何用?
花驴儿,真是奇遇。
昨天还在评事厅,今天又进了丞相府,嚣张跋扈无人敢惹。
我一生不信怪事,但见到这番景象,心中恶心欲吐。
回家十多天不吃不喝,愁眉紧锁,泪水如雨下。

注释

花驴儿:指代一头特殊的驴。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得志:得意洋洋。
雄威武:威风凛凛。
解花门语:能理解某种特殊语言。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洪涛巨浪:大水。
麻麦:农作物。
烂死:因雨水过多而腐烂。
吞声苦:忍气吞声地苦。
驴儿啖粟:驴儿吃粟米。
恬故故:悠闲自在。
子弟:年轻人。
掷金:扔钱。
争先睹:争着看。
誇渠:称赞它。
纵使:即使。
何补:有什么帮助。
评事厅:官署名。
丞相府:高级官员的住所。
哮吼:大声叫嚣。
谁敢侮:谁敢冒犯。
老夫:我。
不信怪:不相信奇异之事。
呕吐:感到恶心。
十日不食饭:连续多日未进食。
扼腕:握紧拳头。
攒眉:皱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头名为"花驴儿"的奇特动物在江南的际遇。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驴儿在江南无马时的得意,它不仅能够行走各地,还能理解人类的语言,显得特别聪明。然而,当江南遭受连日淫雨和洪涝灾害,百姓生活困苦,饥饿难耐时,驴儿却悠然自得地吃着粮食。目睹这一场景,诗人对江南子弟的无知和浪费行为感到痛心,他们竞相追捧这只会说话的驴儿,而驴儿的言语能力在此刻显得毫无意义。

诗人通过"花驴儿"的故事,讽刺了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盲目,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世态炎凉的无奈。最后,诗人自己因此事深感震惊和厌恶,甚至十日不食,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情感冲击。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讽刺意味,体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一些问题。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饭牛图

君不见百里奚饭牛而牛肥,胸中经纬无人知;

又不见老宁戚时不时兮长叹息。

偶尔君臣称际会,伯道相高非盛德。

何如牧儿原野间?埋名隐姓閒盘桓。

清晨骑牛唱歌出,日暮骑牛唱歌还。

随时力作了人事,岂以世故无相干?

也不知长安尘土暗天地,也不知沧海风黑波澜翻。

三峡之险彼自险,蜀道之难彼自难。

富贵无所惑,贫贱得自安。

但愿岁年丰,草满牛可餐。

青山绿水足行乐,吟风啸月无机关,不问世上骑马官。

形式: 古风

孤松叹

孤松倚云青亭亭,故老谓是苍龙精。

古苔无花护铁甲,五月忽听秋风声。

幽人恐尔斧斤辱,独傍孤根结茅屋。

月明喜看清影摇,雪冻却愁梢尾秃。

昨夜飞霜下南海,山林草木无光彩。

起来摩挲屋上松,颜色如常心不改。

幽人盘桓重慨慷,此物乃是真栋梁。

呜呼既是真栋梁,天子何不用是扶明堂!

形式: 古风

孤梅咏

孤梅在空谷,潇洒如幽人。

不同桃李花,那知艳阳春。

冰霜岁年晚,苔藓青满身。

鼎鼐既不辱,风味良自珍。

孰信姚黄枝,来作灶下薪。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明上人画兰图

吴兴二赵俱已矣。雪窗因以专其美。

不须百亩树芳菲,霜毫扫动光风起。

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媚如羞春。

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湘江尘。

湘江雨冷暮烟寂,欲问三闾杳无迹。

忾慷不忍读《离骚》,目极飞云楚天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