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十七首(其十二)

日月坐超忽,吾生岂无涯。

鸡鸣怀明德,日夕永持之。

操舍有存亡,起灭安可为。

缉熙赖恒性,感寂应自知。

道慧自閒灵,多欲使心驰。

秉我弘毅志,贞我玄素思。

浩然达天衷,信与造化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感兴十七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以日月的流转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表达了对明德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深思熟虑。

首句“日月坐超忽”描绘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如同日月在天空中迅速移动。接着,“吾生岂无涯”则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诗人通过“鸡鸣怀明德,日夕永持之”,表达了自己对光明道德品质的渴望,并且希望在每一天结束时都能坚守这份道德。

“操舍有存亡,起灭安可为”两句,诗人探讨了行为选择的永恒性和变化性,指出有些原则是不可改变的,而有些则是可以调整的。接下来,“缉熙赖恒性,感寂应自知”强调了内心的稳定性和对寂静的感知,认为内心的力量依赖于恒定的本性,而对寂静的感悟则需要自我认知。

“道慧自閒灵,多欲使心驰”揭示了智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指出真正的智慧源自内心的平静,过多的欲望会使人迷失方向。最后,“秉我弘毅志,贞我玄素思。浩然达天衷,信与造化期”表达了诗人坚持高尚志向的决心,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够达到宇宙的中心,与自然规律相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林大钦对于人生价值、道德追求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追求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宇宙和谐统一的理想。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十七首(其十三)

此心从太古,百年我何求。

德由天性合,道以形化流。

虚无求神仙,削迹违人谋。

生死道自然,夭寿何足忧。

敦土心不变,安仁意无愁。

长与道义生,天地可自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兴十七首(其十四)

自然有成德,人为何足誇。

是非固天性,思议乃为邪。

一思即念妄,再思绝道华。

沌然浑无思,百虑永不差。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感兴十七首(其十五)

知为伤陵迟,一德可终生。

逍遥随大化,顺应故无情。

达观齐万物,抚己何独清。

冥然绝所虑,斯理日明明。

知德形乃实,虚通道之平。

鼎鼎百年内,持此慰吾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兴十七首(其十六)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喧。

端拱谢时好,优游获性原。

十年希成立,三省持话言。

言为惩昔悔,一德赖自敦。

玄机信微漠,杂学竟多门。

吾志在择善,毋然枝叶繁。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