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

明灭疏灯鉴薄帷,谁家?练夜迟迟。

惊回短梦千门月,不断秋风万里思。

岁晚江城还自急,天寒闺阁最先知。

高楼人静星河烂,正是霜华欲下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闻砧》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明灭疏灯鉴薄帷”以“明灭疏灯”勾勒出夜晚的朦胧与寂静,灯光透过轻薄的帷幔,营造出一种幽暗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谁家练夜迟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漫长与孤独,仿佛在问世间何处有人还在忙碌或等待,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惊回短梦千门月,不断秋风万里思”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千门月下的短梦被秋风唤醒,思绪随着无尽的秋风飘向远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岁晚江城还自急,天寒闺阁最先知”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与生活的节奏。岁末的江城显得格外匆忙,而寒冷的天气最先让闺阁中的女子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暗示着女性角色在传统社会中的敏感与细腻。

最后,“高楼人静星河烂,正是霜华欲下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高楼之上,人声已息,繁星璀璨,预示着霜花即将降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闻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六日初度与客饮散独坐诵太白紫极宫诗有感次韵

西风自何来,吹我檐下竹。

更阑客已散,夜色悽可掬。

起行照疏灯,履影不愧独。

百年已强半,大梦才信宿。

老作负辕驹,无疑我何卜。

圆影有盈虚,逝水无终复。

天道良不私,吾人自倾覆。

岂无径路趋,思之亦云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新年至湖上饮茶磨山绝顶

楞伽春水玉浮天,茶磨晴岚翠扫烟。

坐喜湖山收宿雨,眼看梅柳入新年。

等閒陈迹还成古,老大欢悰不似前。

日暮刚风吹酒醒,始知身在碧云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瓶梅

断枝黏碧藓,残蕊叠冰纨。

未乏溪山韵,尤宜几格看。

移灯传壁影,垂箔护春寒。

应断西湖梦,东风在席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赋盆兰

清真寒谷秀,幽独野人心。

结意清霞佩,传情绿绮琴。

德馨堪自近,道味许谁深。

一笑歌璚树,春风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