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望岱》,是清代诗人汪绎所作。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崇高和尊严的向往。首句“矫首原从万仞论”展现了泰山之高峻,如同从万仞之巅仰望,令人敬畏。接着,“千年汉畤上公尊”借汉畤祭祀的典故,赋予泰山神圣的地位。
“峥嵘直上疑无路,呼吸通天尚有门”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登山之路崎岖险峻,仿佛无路可走,然而实际上仍有登天之路,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赞美了泰山的气势磅礴,以及攀登者面对困难的决心。
“独立岩岩真气象,满前叠叠尽儿孙”进一步刻画了泰山的威严与家族繁衍的寓意,暗示着泰山不仅自然壮观,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最后,“闲云莫恋山头住,四海苍生正望恩”以云为喻,劝诫人们勿贪图安逸,应关注天下苍生,体现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寓言式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