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管宁白帽且蹁跹,孤鹤归期难计年。

倚杖东南观北变,伤心云雾隔三川。

江湖气动春还冷,鸿雁声回人不眠。

苦忆西州老太守,何时相伴一灯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夜感怀寄席大光》,通过对管宁形象的描绘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首句“管宁白帽且蹁跹”,以管宁的形象起兴,暗示其超然独立的人格,白帽翩跹则显其闲适之态。次句“孤鹤归期难计年”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将自己比作难以计数归期的孤鹤。

“倚杖东南观北变”写诗人身处东南,遥望北方人事变迁,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心和无奈。而“伤心云雾隔三川”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因阻隔而无法直接相见的哀伤,以及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江湖气动春还冷,鸿雁声回人不眠”两句,春天的寒意和鸿雁的叫声,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他因思念而难以入眠。最后,“苦忆西州老太守,何时相伴一灯前”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席大光这位老友的深切怀念,希望能共度灯火阑珊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春夜独处时的感怀和对友情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春雨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

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

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某窃慕东坡以铁拄杖为乐全生日之寿今以大铜瓶上判府待制庶几因物以露区区且作诗二首将之亦东坡故事(其一)

要学东坡寿乐全,此瓶端合供儒先。

铁如意畔无忧畏,玉唾壶傍耐岁年。

项似董宣真是强,腹如边孝故应便。

与公剩贮为霖水,不羡宫门承露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某窃慕东坡以铁拄杖为乐全生日之寿今以大铜瓶上判府待制庶几因物以露区区且作诗二首将之亦东坡故事(其二)

不与观音伴柳枝,要令奇相解公颐。

会逢白氏编书日,犹梦陶家贮粟时。

安用作盘供歃血,也胜为钵困催诗。

千年秀结重重绿,长映先生鬓与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洛头书事

纶巾古鹤氅,日暮槲林间。

谁使翁迎客,应闻屐响山。

占年又得熟,劝我不须还。

村酒困壮士,水风吹醉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