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与观音伴柳枝,要令奇相解公颐。
会逢白氏编书日,犹梦陶家贮粟时。
安用作盘供歃血,也胜为钵困催诗。
千年秀结重重绿,长映先生鬓与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他以苏东坡自比,表达了对铁杖和铜瓶的喜爱,以及借此表达个人情趣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提到“不与观音伴柳枝”,暗示自己不愿随俗,而是追求独特的生活方式;“奇相解公颐”则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物品带给主人快乐。诗人将铜瓶比喻为“白氏编书日”的见证,又提及“陶家贮粟时”的理想,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安用作盘供歃血,也胜为钵困催诗”这两句,诗人认为铜瓶即使不能用于严肃的场合如歃血盟誓,也能避免像诗僧那样被诗债所困,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最后,“千年秀结重重绿,长映先生鬓与眉”描绘了铜瓶长久陪伴,如同秀美的绿色植物般,增添了诗人生活中的诗意和岁月的静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铜瓶这一物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东坡式洒脱人生态度的敬仰。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纶巾古鹤氅,日暮槲林间。
谁使翁迎客,应闻屐响山。
占年又得熟,劝我不须还。
村酒困壮士,水风吹醉颜。
马上摩挲眼,出门光景新。
鸦鸣半陂雪,路转一林春。
旧岁有三日,全家无十人。
平生鹦鹉盏,今夕最关身。
以我千金帚,逢君万斛船。
要知穷有自,未觉懒相先。
盆盎三年梦,篇章四海传。
匆匆秣归马,离恨满霜天。
岸阔舟仍小,林空风更多。
能堪几寒暑,又作隔山河。
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功名大槐国,终要白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