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初夏同葑田松泉过深柳草堂

户小关云,城高缒碧,嫩阴摇瓦。

何年种柳,正忆汉南游冶。

想依依、香绵褪时,绣鸳不到閒庭榭。

付馀花倦蝶,桥痕帘影,伴人情话。疏野。

连渔汊,听笛弄沧浪,悄然歌罢。

离踪似寄,顿冷故溪吟社。

笑输他、桃根渡头,载来翠峰偏淡写。

看篱根、艇子萦回,任取浮萍惹。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鉴赏

这首《琐窗寒》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与友人葑田、松泉一同探访深柳草堂的情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

“户小关云,城高缒碧,嫩阴摇瓦。”开篇即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小门紧闭,仿佛能隔绝外界的喧嚣;高耸的城墙在碧空下显得格外醒目,而细雨轻拂着瓦片,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宁静。这一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何年种柳,正忆汉南游冶。”转而回忆起往昔的游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柳树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寄托情感的植物,在这里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也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想依依、香绵褪时,绣鸳不到闲庭榭。”进一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庭院景色,香绵褪去,绣鸳(绣花鸳鸯)似乎也不再光顾,庭院显得有些寂寞。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付馀花倦蝶,桥痕帘影,伴人情话。”蝴蝶倦于飞舞,停留在余花之上,而桥上的痕迹与帘幕的影子则静静地陪伴着交谈的人们。这一场景温馨而宁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与友人的交流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疏野。连渔汊,听笛弄沧浪,悄然歌罢。”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连绵的渔汊和悠扬的笛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或许会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笛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幅画面增添了音乐的元素,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离踪似寄,顿冷故溪吟社。”诗人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曾经热闹的吟诗聚会如今似乎变得冷清。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孤独感的一种表达。

“笑输他、桃根渡头,载来翠峰偏淡写。”诗人以桃根渡头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翠峰在淡淡的画笔下显得更加迷人,这种淡雅之美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看篱根、艇子萦回,任取浮萍惹。”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了篱笆边的小艇和随波荡漾的浮萍,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琐窗寒》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天香.薛镜

蓝浪浮花,青铜淬彩,空明大好无翳。

样巧裁菱,面平揩粉,不数尚方新制。

吴船载取,萦绣带、疑回鸾翅。

低挂苏潭,片月如描,弁峰晴翠。华年误人似此。

杜郎看、鬓丝难避。几对浅涡梨晕,笑临秋水。

勋业平生付与,最爱是、长宜旧铭字。

听罢怀中,窥馀睡起。

形式: 词牌: 天香

水龙吟.漳兰

海帆吹送琼姿,一番又拆秋前信。

云衣袅袅,冰心的的,高情占尽。

著意扶持,青瓷架小,素瓯茶嫩。

向风亭水槛,炎光不到,搴香梦,今才准。

可惜幽芳易近。有谁知、楚天閒恨。

逢迎只许,灵均水佩,湘娥烟鬒。

驿荔程遥,蛮花种杳,不堪重问。

试山空、露下瑶琴,独按写、深林韵。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摸鱼儿.芡

趁平湖、采芳艇小,荷盘初沸烟雨。

钗茎静照凉波影,不比脆丝缠露。花点注。

看倾尽斜阳、幽意凭谁诉。西洲倩女。

讶碧臆才翻,青吭渐满,脉脉水天曙。

明珠剖,谁道暗投无误。鲛人何事相妒。

携来菱市瓜塍畔,犹著宫黄深护。论斗煮。

算风味亲尝、只有涪翁语。轻圆荐俎。

早萦繫心期,春葱腻雪,巧夕剪灯处。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齐天乐.络纬

夕阳才作微凉意,幽窗便闻秋纺。

怨绪回风,情丝曳雨,交戛依然摇飏。离悰记往。

在枫叶横塘,豆花深巷。

翠股斜攲,萧萧又送去年响。

何人听时较早,旧啼银烛背,寒素无恙。

染黛形轻,翻车韵急,偏隔秦楼朱幌。馀绚漫想。

怕短发难搔,助愁千丈。夜色柴门,几声天更爽。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