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知县上计朝京

封章上计宜居最,奉命朝天在及期。

帝阙九重环象魏,王春一统发华夷。

斑联簪笏扬休日,乐听萧韶锡宴时。

既向枫宸沾圣泽,好归花县慰民思。

殷勤农父耕田劝,揖逊乡人饮酒仪。

寡妇何烦孟尝诉,李娥仍诔度公辞。

淳风百里真堪复,善政三年属有为。

莫道外官非近侍,钟山咫尺五云飞。

形式: 排律

翻译

奏章上报朝廷最合适,奉命入朝恰逢其时。
皇宫深邃环绕着魏阙,春天到来统一华夏内外。
官员们佩戴着斑纹玉簪,庆祝佳节聆听音乐盛宴。
沐浴皇恩后返回县治,安抚百姓是首要任务。
热情鼓励农夫勤劳耕种,谦恭地与乡人共饮。
无需孟尝君般诉苦,李娥也能写下赞歌。
淳朴风俗恢复百里,善政三年显执政之能。
勿谓地方官非亲信,近在咫尺的钟山云雾缭绕。

注释

封章:上奏的文书。
上计:上报财政情况。
宜居:适宜居住。
及期:恰逢其时。
帝阙:皇宫。
象魏:古代宫殿的标志。
王春:帝王之春。
华夷:华夏和外邦。
斑联:装饰有斑纹的。
簪笏:官员的冠冕和手杖。
扬休日:庆祝节日。
萧韶:古代的音乐。
枫宸:皇帝的居所。
圣泽:皇恩。
花县:县治。
民思:百姓思念。
农父:农夫。
劝:鼓励。
孟尝:战国时期孟尝君。
诉:诉苦。
李娥:女子名,此处泛指。
诔:哀悼或赞美之文。
淳风:淳朴风气。
复:恢复。
善政:良好政绩。
有为:有所作为。
外官:地方官员。
近侍:亲近侍臣。
钟山:南京的别称。
咫尺:很近。
五云飞:云雾缭绕。

鉴赏

这首明代谢肃的《送王知县上计朝京》描绘了王知县即将前往京城上计述职的场景。首联强调了王知县选择的最佳时机和朝廷使命的庄重,"封章上计宜居最"表明他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奉命朝天在及期"则显示出其对职责的敬重。颔联通过描绘皇宫的壮丽和国家的统一,烘托出王知县出仕的荣耀时刻。

颈联写到王知县在朝见皇帝后的庆祝与赐宴,以及他返回地方时将带给百姓的恩惠,"斑联簪笏扬休日,乐听萧韶锡宴时"形象地展现了其受赏的场景,"殷勤农父耕田劝,揖逊乡人饮酒仪"则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谦逊的态度。

尾联以孟尝君和李娥的典故,赞美王知县的仁政和百姓对其的期待,"淳风百里真堪复,善政三年属有为"高度评价了他的政绩。最后以"莫道外官非近侍,钟山咫尺五云飞"收束,表达了对王知县虽在外官但心系朝廷、造福一方的赞誉,以及对他的美好前景的祝愿。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西清先生创凌霄观于潼川府治红楼之上赋诗敬和韵

丈人气湖海,合卧百尺楼。

引袖麾八极,无处豁前眸。

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忧。

窘步争径捷,危炊迷剑头。

攀天限九阍,起家先一州。

顾瞻众山会,惨澹春色浮。

凭高展遐眺,几幅烟雨秋。

象纬逼紫宸,飙轮通十洲。

吏衙散凫鹜,野盟参鹭鸥。

所思隔秋水,倚天看吴钩。

寄怀广莫外,任运逍遥游。

遐哉郝使君,一往岁月遒。

名字著不朽,实繄杜参谋。

后先五百年,意气有此不。

不须苏门啸,我自商声讴。

烟霞杂挥洒,风月共献酬。

迹忝梁苑旧,目送涪江流。

可能呼小艇,醉歌赓四愁。

宇县暗矛戟,田原辍锄耰。

念公志经纶,季孟忠武侯。

肯袖斲泥手,江海寂寞休。

槛前水东注,鼓枻不可留。

抚翼附青云,忍滞莺谷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李季实以龙鹤山菜饼见惠长句将之吕兄亦有和章借韵答谢

山林远志久封殖,误随小草辄轻出。

得似乾淳太史公,万古不磨董狐笔。

太史龙鹤山中人,玩心竹素如醉醒。

鍊师喜为作妙供,灵苗相间丛卉生。

七年飘摇湖海客,生怕鱼鲤腐关膈。

圆规得自太史孙,清苦本来同气质。

十洲地产富琼芝,龙鹤何曾欠蕨薇。

与君约归如有期,跃鲤何用姜芥胹。

形式: 古风

李贰车约饮东湖

西湖绕遍又东湖,永夜论文酒浅?。

最爱霜林梅蘸水,拟撑小艇访林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李宰和唐子西芙蓉溪诗索同赋

子西诗律伤于严,掉头沉吟春饮酣。

何曾一字低处著,有似国工精手谈。

千古江山长媚好,水曹依旧清风扫。

只惭次补较非才,更愿乞灵依此老。

天涯憔悴一诗穷,溪流泯泯山丛丛。

事须登临作酬赏,剩破酒榼官泥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