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自以四月十四日自延平归所寓之南轩积雨阴湿体中不佳二十五日夜梦至一处流水被道色清绝若有栏槛而无屋宇有笔砚皆浸水中予惊问何地旁有应者曰此玉澜堂也梦中欲取水中笔砚作诗诗未成而觉意绪萧爽殆不类人世鸡已一再鸣矣因赋此

蘧蘧飞梦过云乡,物色清辉眼界长。

阊阖未招金马士,蓬莱先立玉澜堂。

千寻濯足衣裘冷,六字哦诗笔砚香。

当与瑶池作同社,红巾青鸟两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梦境轻盈如过云仙境,万物清辉映照视野开阔。
宫门尚未迎接金马才子,先在蓬莱建造玉澜书堂。
寒水洗涤双脚衣裳冷冽,吟咏六字诗句墨香四溢。
我愿与瑶池仙子共结诗社,忘却尘世纷扰,只记青鸟传信。

注释

蘧蘧:形容梦境轻盈。
云乡:指梦境或仙境。
物色:景色。
眼界:视野。
阊阖:古代宫殿的门。
金马士:指有才华的文人。
蓬莱:神话中的仙岛,此处代指书堂。
玉澜堂:书堂名。
千寻:极言水深或高。
濯足:洗脚。
衣裘:衣物。
笔砚香:墨香四溢的笔和砚台。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常指仙境。
同社:共同结社,此处指诗社。
红巾青鸟:象征传递消息的人或使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槔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梦境中的情感体验与艺术追求。诗人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梦中的景象,将个人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蘧蘧飞梦过云乡,物色清辉眼界长。”开篇即以“蘧蘧飞梦”表明诗人身处梦境之中,“云乡”象征着一种遥远而虚幻的地方,而“物色清辉眼界长”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观,显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受。

“阊阖未招金马士,蓬莱先立玉澜堂。”这里,“阊阖”指的是仙境之门,而“金马士”则是守护仙境的大门的神兽。诗人梦中并未见到这些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的事物,但却提前看到了一座位于海上神山蓬莱的“玉澜堂”,显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权贵。

“千寻濯足衣裘冷,六字哦诗笔砚香。”梦中诗人不仅感受到了清凉的水气,更是在这种环境中想要吟咏诗句。这里,“千寻”形容水流湍急,“濯足”则表明水很深;“衣裘冷”则是对水冷的形容;“六字哦诗”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暗示诗人的豪情与壮志;“笔砚香”表明即使在梦中,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是不渝的。

“当与瑶池作同社,红巾青鸟两相忘。”瑶池是仙境之地,诗人将自己置于这种超凡脱俗的地方,与神仙为伍。这里,“红巾”可能指的是仙人的装饰,而“青鸟”则是传说中送信的神兽。两人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所以相互之间也就忘记了尘世间的联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艺术与精神自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病中仍旧不放弃文学创作的坚持与热爱。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月二十日

天涯明月见秋风,错莫谁惊碧树空。

岂意楚山招隐处,尽归蜀客广骚中。

钓鱼聊尔针方直,乞米茫然帖自工。

独卧南轩听南涧,蛮花犹作杜鹃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尤溪县之南李花千树无一杂木春时尝饮其中酒家小轩可爱不知何故不曾作诗追赋二首明年修故事当书之壁间(其一)

桥外茅茨好,相过问酒钱。

李花今若此,白发自茫然。

落日云千步,春风雪一川。

明朝记来处,石涧响溅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尤溪县之南李花千树无一杂木春时尝饮其中酒家小轩可爱不知何故不曾作诗追赋二首明年修故事当书之壁间(其二)

见说小轩久,无人唤我来。

直如春力快,故遣客怀开。

玉立花千树,霞翻酒一杯。

江陵二月尾,襟韵信难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平津

西风扶病上江楼,老眼凄迷一色秋。

帆影戛云追断雁,角声吹月舞潜虬。

栽培白业初无路,点检青山始欲愁。

左海此中才咫尺,何年烟雨解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