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
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强者欺凌弱小、不平之事终将孤独的景象。开篇“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写出高空中燕子迅速地捕食无助的小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规律,也隐喻着社会上强者对弱者的欺压。诗人通过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这种不公正现象的深刻感慨。
“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对于这种暴行似乎习以为常,甚至视为理所当然,这种社会环境下,强者得以逍遥法外,而弱者则只能忍受不公。这里的“华轩”意指华丽的马车,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批判态度。强者以自己的力量为傲,以为是上天赋予的特权,进而对弱小无端吐露凶残之意,显得非常坚决且不留余地。
最后,“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社会不公的深刻认识。即便是强者,也难免会受到世间道德规则的制约,最终将因为自己的暴行而陷入孤独和绝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正义与道德的坚守。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
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
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
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
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
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
泽北村贫烟火狞,稚田冬旱倩牛耕。
老人惆怅逢人诉,开尽黄花麦未金。
咄,诺。休休休,莫莫莫。
伎两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
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炉药。
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
黄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荅言耐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