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其二)

湾潭幽意深,杳霭涌寒岑。

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沈。

澄彻天为底,渊玄月作心。

青溪非大隐,归弄白云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月光下的湾潭深藏不露,迷蒙的雾气中透出寒意的山峦。
秋天的雨水在石头上留下痕迹,夕阳沉入山岚,景象宁静。
天空清澈如镜,仿佛天边就是底部,月亮明亮如心照见深渊。
虽然青溪美景如画,但它并非隐居的绝佳之地,我更愿泛舟寻觅白云间的仙境。

注释

湾潭:月光照亮的深潭。
幽意:深远的意境。
杳霭:迷蒙的雾气。
寒岑:寒冷的山峰。
石痕:石头上的水痕。
岚气:山间的雾气。
夕阳沈:夕阳下沉。
澄彻:清澈透明。
天为底:天空作为底部。
渊玄:深邃的深渊。
月作心:月亮象征内心。
青溪:清澈的溪流。
大隐:大隐士。
白云浔:白云缭绕的溪边。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自然山水意境的诗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游湖的画面。开篇“湾潭幽意深,杳霭涌寒岑”两句,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清晨或傍晚特有的冷冽气息。紧接着“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沈”进一步渲染了景象,石头上的苔痕与秋水的流淌交织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也透露出时间在傍晚的氛围。

诗人通过“澄彻天为底,渊玄月作心”两句,将视角转向天空,月亮如同心灵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深邃。最后,“青溪非大隐,归弄白云浔”则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述,或许是在说尽管这山水之境美好,但并非真正的大隐逸,那种简单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诗人所向往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澄澈。

收录诗词(7)

张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尹懋登南楼

客来已两春,更瞻韶光早。

花鸟既环合,江山复骈抱。

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

白云谢归雁,驰怀洛阳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雪诗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形式: 排律

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出纵横才。

梦破青霄春,烟霞无去尘。

若誇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

形式:

纪梦句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

形式: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