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懋登南楼

客来已两春,更瞻韶光早。

花鸟既环合,江山复骈抱。

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

白云谢归雁,驰怀洛阳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客人来访已经两个春天,还要欣赏早来的春光。
花鸟环绕,山水相依,景色优美。
楼阁的形状映照着北方的潭水,城墙的轮廓仿佛直逼青岛的海景。
白云告别归雁,让人心中怀念起洛阳的道路。

注释

客:来访的客人。
已:已经。
两春:两个春天。
更:还。
瞻:欣赏。
韶光:美好的时光。
花鸟:花儿和鸟儿。
既:已经。
环合:环绕。
江山:山河。
复:又。
骈抱:相拥相抱。
楼形:楼阁的形状。
写:映照。
北潭:北方的潭水。
堞势:城墙的轮廓。
凌:逼近。
青岛:青岛(这里可能指代类似的地方)。
白云:白色的云朵。
谢:告别。
归雁:归途的大雁。
驰怀:引发思念。
洛阳道:洛阳的道路(可能指代洛阳的回忆或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来访的喜悦。"客来已两春,更瞻韶光早"表明朋友已经第二次在这个时节到来,而春天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更加明媚。随后几句通过对花鸟、江山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则展示了诗人在高楼上所见到的壮丽景色,楼影投射到水面之上,与远处的山岛相呼应。"白云谢归雁,驰怀洛阳道"中的"白云"可能象征着遥远的思念,而"谢归雁"则是指春天时候大雁北归,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朋友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

张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诗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形式: 排律

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出纵横才。

梦破青霄春,烟霞无去尘。

若誇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

形式:

纪梦句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

形式: 押[霰]韵

咏宣律和尚袈裟

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

无因盖得龙宫地,畦里尘飞叶相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