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其三)

野马不豢食,疆受组与羁。

低头衡轨下,各自东西驰。

秦人任法令,斩艾尊君师。

六合始一家,恩爱巳乖离。

一旦山东客,揭竿以为旗。

叫呼骊山徒,天下响应之。

素车拜轵道,谁复为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秦朝时期,野马不受拘束,象征着人们在秦律严苛下的自由受限。"疆受组与羁"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被法律和约束所束缚。马匹低头穿过轨道,暗示社会秩序下个体的分离与方向各异。

秦人严格遵守法令,尊崇君主,然而这种一统局面下,人们的恩爱之情逐渐疏远。当山东的反叛者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以竿为旗号召民众,得到了广泛响应。秦始皇的灵柩经过轵道时,曾经的臣民已无暇哀悼,反映出社会的剧变和人心的离散。

整首诗通过马的比喻和历史事件的叙述,寓言式地揭示了权力过度集中与人心离散的关系,以及历史变革的力量。刘基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此诗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变迁的反思。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一首(其四)

周昌勇廷诤,子房善奇谋。

王陵抗高议,平勃终安刘。

经权两不废,道立知亦周。

煌煌东都士,节义明清秋。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

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史二十一首(其五)

食毒偶不死,谓言堇可餐。

堕河偶不溺,谓是天所完。

侈心不自顾,利欲纷多端。

百胜困一踬,名灭躯体残。

君子戒徼幸,小人乐灾患。

不见瑶与羽,千载遗悲酸。

形式: 古风

咏史二十一首(其六)

燕昭志报复,金台求俊贤。

下齐如破竹,大耻雪九泉。

六王死灰人,安可与比肩。

奈何骄气盈,妄想彼神仙。

安期不可致,即墨火巳然。

煌煌召公业,委弃如浮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史二十一首(其七)

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

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

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

汉将三十六,朱旗耀天垠。

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

遂令千载下,知人称孝文。

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