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二)

一别沧江十五年,每依北斗望南天。

鬓毛衰飒交游念,才学迂疏圣主怜。

望日独占霄汉表,因风不到雁鸿边。

自惭踪迹长羁旅,招隐空吟桂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二。金幼孜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

首联“一别沧江十五年,每依北斗望南天”,开篇即点明了与兄弟们分别已有十五年之久,每当夜晚仰望星空时,北斗星指引着南方的方向,心中满是对兄弟们的思念。这里运用了时空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深深挂念。

颔联“鬓毛衰飒交游念,才学迂疏圣主怜”,诗人描述了自己年华老去,头发稀疏,与昔日的朋友相思难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才华或许并不被当权者所赏识,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颈联“望日独占霄汉表,因风不到雁鸿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在特定的日子,他独自站在高处,望着天空,却无法借助风力让自己的思绪或消息传递到远方的兄弟们那里。这不仅是对物理距离的描述,更是对心灵距离的深刻揭示,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却又难以实现的无奈。

尾联“自惭踪迹长羁旅,招隐空吟桂树篇”,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生活轨迹长久以来都是漂泊不定的,即使想回到故乡,也只能在心中默念关于隐居生活的诗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自我反省和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三)

金台为客动经年,北望乡山万里天。

书札久无朋旧问,官居惟有老亲怜。

白云渺渺西江外,归雁翩翩落日边。

早晚淦头逢驿使,殷勤为我寄长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四)

淹留京国值残年,回首西江隔楚天。

金马玉堂容我老,清泉白石为君怜。

已闻卜宅依云际,尚忆携书到日边。

尽道别来多赋咏,锦囊珠玉动成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夕次胡祭酒韵

灯前又是一年过,久客宁知白发多。

天上椒花浑烂熳,故园生计己蹉跎。

玉堂诗句联珠玉,华屋笙歌艳绮罗。

独坐斋居清似水,早朝又拟候鸣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云山草堂为杨庶子赋(其二)

草堂潇洒出氛埃,叠嶂层云翠作堆。

林下日长书帖静,溪头水满棹船回。

兴来展席看图画,客至挥毫对酒杯。

倘得承恩归梓里,杖藜还许共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