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其一)

度柳依桥瞰渌波,缓寻花径上松坡。

莫嫌去国谋身拙,却是归田得计多。

举世眩名甘汩没,几人闻健得婆娑。

便须和取归来曲,收拾馀年老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漫步柳桥欣赏碧波荡漾,悠闲寻找花径爬上松坡。
不要怪责自己离国谋生手段笨拙,其实回归田园才是更好的选择。
世人沉迷于名利,甘愿沉沦,又有几人能保持活力,享受生活。
应当顺应内心,过上归隐的生活,余生在山野间度过。

注释

度柳依桥:漫步柳桥。
瞰渌波:欣赏碧波荡漾。
缓寻:悠闲寻找。
花径:小路。
上松坡:爬上松坡。
去国:离开国家。
谋身拙:谋生手段笨拙。
归田:回归田园。
得计多:更好的选择。
眩名:沉迷于名利。
甘汩没:甘愿沉沦。
婆娑:享受生活,活动自如。
和取归来曲:顺应内心,过上归隐生活。
收拾:度过。
馀年:余生。
老薜萝:山野间的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情景,展现出淡泊名利、向往田园生活的态度。首句"度柳依桥瞰渌波",通过描绘过桥时柳树依依,碧波荡漾,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接着的"缓寻花径上松坡",则写出诗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在花丛小径,向着松坡前行。

"莫嫌去国谋身拙"表达了诗人对离开官场的自我解嘲,认为自己的仕途不算精明,但这恰好反映出他对归隐田园的明智选择。"却是归田得计多"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选择的正确性,认为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更为适宜。

"举世眩名甘汩没"揭示了世人沉溺于名利的现状,而诗人却不愿随波逐流,"几人闻健得婆娑"表达出对健康与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决心要创作一首歌颂归隐生活的曲子,"收拾馀年老薜萝",表明他打算在余生中享受田园生活,与藤蔓为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乡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戊申除夕

禁宿遇除夕,孤怀还自怜。

浮生俱畏老,造物暗凋年。

性斧何劳伐,心灰自不然。

好将閒日月,送老白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立春作时七十八

老觉冬衣重,慵便春服轻。

衰翁脚力弱,拄杖乃能行。

八秩今时少,何人福寿并。

仰惟文与吕,盛德两耆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仰和令制腊中三白

六花纷委地,随物赋圆方。

未戒土牛候,先呈玉马祥。

月孤难耀彩,句妙与争光。

不独誇三白,深宜熟五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再和

合居琐闼荫庭槐,底事康衢走俗埃。

莫买渔舟便归去,好提鸿笔记方来。

湖山剩有诗神助,事业宁须官鬼催。

知道经纶未施用,出屯行矣扫云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