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
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
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
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别离之情和对所爱之人的细腻思念。开篇“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两句,既表达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温度差异,也暗示了别离后的孤独与凄凉。随后的“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则展示了诗人在缝制衣物时的用心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所爱之人可能遭受的寒冷与瘦损的担忧,以及为了预防这种情况而加倍的关照。紧接着,“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则是对这份深情的进一步强调,诗人似乎在询问,这份心意究竟要怎样才能传达给远方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衣物的精细打理和对寒冷的防备,表达了诗人对于所爱之人的无尽思念和关切。语言简约而情感丰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闺阁之情上的深刻描绘。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
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
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