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云海漂浮在瓯闽之间,风浪将船只停靠在海岛边沿。
没想到在除夕之夜,能与故乡亲人重逢相见。
我如同乘船的旅人,而你像是迷失道路的人。
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相逢,这次分别已过十多年了。

注释

泛:漂浮。
瓯闽:古代中国地区名,泛指浙江沿海一带。
泊:停泊。
岁除夜:除夕之夜。
乘槎客:传说中的乘木筏渡天河的访仙者,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失路人:比喻迷失方向或失去归途的人。
平生:一生。
一别:一次分别。
十馀春:十多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除之夜,即新年前夕,意外地与故乡亲人重逢的喜悦场景。开头两句“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通过壮观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凡世、远离尘嚣的氛围。接下来的“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表达了诗人对这意外重逢的惊喜和温馨。

接着,“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则透露出诗人与被遇见者的不同身份和境遇。这里的“乘槎客”可能指的是有船只或交通工具的人,而“失路人”则是迷失方向之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状态,也增添了一种命运交织的情感。

最后,“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表达了对重逢难得的珍惜,以及对于未来不再相见的无奈和哀愁。这里的“一别十馀春”意味着两个人可能会有很长时间的分别,增添了一丝离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间相逢的难得与珍贵,以及因命运流转所带来的无常。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

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

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

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

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

舞鹤乘轩至,游鱼拥钓来。

座中殊未起,箫管莫相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