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月夜闻笛

残月斜穿槅子明。谁家巧作断肠声。

无端心绪最关情。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

蕙兰露湿暗香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月夜闻笛》由清代诗人邓繁桢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听笛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意境。

“残月斜穿槅子明”,开篇以残月为引,描绘出月色朦胧、光影交错的画面,暗示着夜晚的静谧与深沉。“谁家巧作断肠声”,紧接着点出月夜中传来的一阵悠扬而哀婉的笛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触动人心,引人遐想。这一句通过“巧作”二字,赋予了笛声以艺术性和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演奏者的技艺高超以及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无端心绪最关情”,进一步深化情感,说明这笛声触动了听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因这笛声而被唤醒和放大。这里的“无端”二字,强调了情感的突然涌现,没有预兆,却强烈而深刻。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描述了听者在笛声的触动下,从梦境中惊醒,起身披衣,继续聆听这深夜中的音乐。这里不仅展现了听者对音乐的痴迷,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特别是“正三更”这一时间点的强调,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具有时间感和空间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蕙兰露湿暗香生”,最后以蕙兰(兰花的一种)的形象结束,象征着高洁与幽雅。露水沾湿了蕙兰,使得其香气在夜色中悄然弥漫,与之前的笛声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夜晚景象。这一句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

综上所述,《浣溪沙·月夜闻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月夜、笛声、情感、时间等多个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音乐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7)

邓繁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忆先大人

恸难支。苦难支。抱恨终天永日思。蓼莪废咏时。

心如痴。意如痴。伶仃馀息已如丝。伤心只自知。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如梦令.秋夜

风动黄花影乱。月上纱窗一半。

夜坐觉寒生,烛尽香残梦断。人倦。人倦。

怕听哀鸿啼怨。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初春

陌上绿杨如旧。人共梅花俱瘦。

病起已无聊,又是困人时候。长昼。长昼。

风送隔帘香透。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点绛唇.春暮

绿渐成阴,春光九十都虚度。落红如雨。

阵阵随风去。蝶少蜂稀,紫燕频频语。春何处。

恼人情绪。青草斜阳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