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离不得,春和腊。

少不得,烟和雪。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梅花诗的鉴赏:

在这首诗中,"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一句,直接点出了历代文人墨客对梅花的情感寄托和深刻理解。随后的"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前辈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自谦态度。

接着,"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这里的"写照"指的是以笔墨捕捉梅花之美,而"传神"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表达梅花精神内涵时的深刻与细腻。

紧接着,"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离不得,春和腊。少不得,烟和雪"一段,展现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感受和不懈追求。这里的"斗尖新"表明诗人在艺术上不断探索创新,而"仍重叠"则反映出对传统美学的尊崇与继承。

下文中的"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清幽与孤傲。"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则引出了诗人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一句,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或许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态度,通过梅花来寄托自己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美学的深入探讨和情感展开,不仅展示了作者汪莘先生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二)

万古灰飞,算何用、黄金满屋。

吾老矣,几番重九,几杯醽醁。

此日登临多恨别,明年强健何由卜。

且唤教、儿女逐人来,寻黄菊。苹已白,枫犹绿。

鲈已晚,橙初熟。叹人间何事,稍如吾欲。

五柳爱寻王母使,三闾好作湘妃曲。

向飘风、冻雨返柴扉,骑黄犊。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谢孟使君

荆楚岁时,念自古、登临风俗。

休更道、桓家车骑,谢家丝竹。

不觉吹将头上帽,可来共采篱边菊。

叹如今,重九有何人,相追逐。穷处士,枯如木。

贤太守,温如玉。遣厨人馈酒,廪人馈粟。

欲寄唐虞无限意,离骚都是相思曲。

奈两三、寒蝶尚于飞,秋光促。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

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

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

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泛雪艇,摇冰枻。

溪馆静,村扉闭。须祁寒彻骨,清香透鼻。

孤竹赤松真我友,姚黄魏紫非吾契。

笑方壶、日日绕南枝,犹多事。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雨中再赋牡丹

云绕花屏,天横练带,画堂三月初三。

斜风细雨,罗幕护轻寒。

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烧红烛,吞星□日,光射九霞冠。

仙宫,深几许,黄莺问道,紫燕窥帘。

似太真姊妹,半醒微酣。

须信生来富贵,何曾在、草舍茅庵。

皇州近,扁舟载去,春色冠东南。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