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名院(其二)

净名庵畔水帘谷,万仞苍崖漱寒玉。

布衣如帘窣地垂,更有莺声如度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净名庵周边环境的清幽与静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净名庵畔的水帘谷、万仞苍崖、寒玉般的水流以及随风轻垂的布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自然界的鸟鸣,仿佛在悠扬的曲调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净名庵畔水帘谷,万仞苍崖漱寒玉。” 开篇即以“净名庵”为背景,点明地点,随后通过“水帘谷”、“万仞苍崖”、“寒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这里的“寒玉”不仅指代清澈的流水,也暗喻着净名庵所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气。

“布衣如帘窣地垂,更有莺声如度曲。”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庵内或庵旁的景象。布衣如帘,既形象地展现了庵内或庵旁的装饰风格,又暗示了庵内的宁静与朴素。而“更有莺声如度曲”,则以莺啼之声,赋予了画面以动态和活力,仿佛这声音正引领着读者在静谧的环境中漫步,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净名庵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也传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9)

周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神宗元丰中为溧水令,官至朝请大夫、轻车都尉。苏轼多与酬唱

  • 字:开祖
  • 籍贯:杭州钱塘

相关古诗词

集真观

珍重开山李道人,林峦奇秀甲诸邻。

夺将狐兔千年穴,化作寒泉一境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白石洞天

此境曾闻父老传,顷无凡迹到岩颠。

青霄咫尺不多地,碧洞深沉第几天。

千古烟霞真胜境,一方水石最清渊。

我行聊慰登临兴,着意来游已四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句(其一)

小杜池边暂舣舟,老齐山下共寻幽。

形式: 押[尤]韵

句(其二)

泗水西来一带长,望中烟浪似吾乡。

云收雁塔初晴影,月照龟山午夜光。

沿汴晓穿榆荚影,过淮时嗅稻苗香。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