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石答五首(其四)

转徙宁论地,存留亦信天。

露盘危欲折,劫火不同然。

洛下残经断,岐阳数鼓全。

向无文字托,寂寞竟谁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代石答五首》中的第四首。虞集以石为喻,抒发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转徙宁论地”,诗人以“转徙”形容人生的漂泊不定,不论身处何地,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流转。接着,“存留亦信天”,指出生命的存续与消亡皆由天定,表达了对命运不可抗逆的无奈和接受。

“露盘危欲折,劫火不同然”两句,以露珠即将凋零和大火焚烧的景象,象征生命的脆弱和短暂。露珠虽美,却难逃自然规律的更迭;大火虽烈,万物终将化为灰烬,形象地描绘了生命与自然的无常。

“洛下残经断,岐阳数鼓全”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洛下指洛阳,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而岐阳则与周朝的历史有关。残经断和数鼓全,分别代表了历史的断裂与连续,暗示了文明的兴衰和传承的不易。

最后,“向无文字托,寂寞竟谁传?”表达了对文字记载和历史传承的思考。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许多故事和知识可能随着个体的消逝而消失,成为无法传之后人的寂寞记忆。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变迁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代石答五首(其五)

去岁留诗别,嗟哉白发人!

冠依子夏制,居切左丘邻。

执籥充振鹭,脩辞缀获麟。

终须愁坎壈,勿用诮嶙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鲁子翚廉使之汉中

封上颂台礼,轻车入汉中。

节毛吹渭雨,木叶动秦风。

把酒台基古,驰书岁事丰。

朝回倚西阁,日日数归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立春夜试墨

轻雪作春花,飞来入鬓斜。

紫貂迎晓雾,绛蜡炫晴霞。

书诏频趋阁,思归即借车。

几时将稚子,随意踏江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筠轩司徒足成旦公所藏英宗御题之句元题曰日光照吾民月色清我心又题琴曰至治之音二首(其一)

化国多长日,高人侍紫宸。

观书从上相,属笔念生民。

云汉文章备,风雷号令新。

惟应青简在,能载古风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