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茔相望一牛鸣,来扫新松百感生。
季札旋封丘哭墓,晋人谬谓圣忘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石塘感旧十绝(其七)》。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石塘之上,面对着一片荒凉的景象,耳边传来的是牛鸣声和新扫过松枝的清香,却引发了诗人无限的忧伤与感慨。
"三茔相望一牛鸣"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三茅(茔)意指荒废的田野,而“一牛鸣”则是这宁静景象中唯一的声音。牛鸣声往往被用来形容寂静与孤独,诗人在这里通过这个细节,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凄凉感。
"来扫新松百感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新扫过的松枝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但这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愉悦的情绪,反而是“百感生”,即无数的情感在心中涌动。这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眼前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季札旋封丘哭墓"一句,引用了古代的典故。季札,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因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子产夺取政权而深感内疚,后来甚至在自己的封地上筑冢以示自责。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过往责任的反省。
"晋人谬谓圣忘情"则是对季札故事的一种解读。晋人,即后人的评论,认为季札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情感的圣人境界。然而诗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而是认为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完全忘记过往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过去的追念,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责任的深刻理解。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昔寻老岳到庵西,岳死庵空路已迷。
师举旧诗余不记,茫然恐是梦中题。
存五千篇吟笔老,加三百户赞书新。
官分綵胜簪华发,僧送乌薪煖曲身。
八十公公三岁儿,一孩一耄总憨痴。
向来略识童蒙训,老去惟吟豁达诗。
解冻依然风栗烈,鞭春才了雨廉纤。
街坊遏密无傩鼓,村落丰登有酒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