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和陶贫士

中和资所养,诗赋充鸣琴。

藜藿虽不饱,自有金石音。

龊龊问稼圃,位置悬丈寻。

倦就曲木枕,渴挹白水斟。

万物恃以安,廉介孰不钦。

清风入襟袖,曾点知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言志和陶贫士》由清代诗人叶长川创作,通过描绘贫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志向。

首句“中和资所养,诗赋充鸣琴”点明了贫士以中庸和谐的心态自处,以诗歌赋文作为心灵的寄托,如同琴瑟般和谐悦耳。接着,“藜藿虽不饱,自有金石音”一句,虽然生活简朴,食物不足,但贫士的心灵却能发出如金石般的高洁之声,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雅。

“龊龊问稼圃,位置悬丈寻”描述了贫士在田间劳作,与自然亲近,同时也暗示了他与世俗的距离感,以及对自身位置的清晰认知。“倦就曲木枕,渴挹白水斟”则进一步描绘了贫士的日常生活,即使在劳作之后,也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以自然之物为伴,体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满足。

“万物恃以安,廉介孰不钦”表达了贫士认为自己如同万物之基,支撑着生活的安定,而他的廉洁正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最后,“清风入襟袖,曾点知我心”以清风入怀,暗喻自己的心境如同曾点一般洒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贫士在物质匮乏中的精神富足,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赞美。

收录诗词(1)

叶长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叶丈方至(其一)

自我来空谷,愁城尔许坚。

芙蓉贻远道,怀袖已三年。

忽复申良讯,因之见古贤。

管宁余一榻,此外付云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答叶丈方至(其二)

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

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

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

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孟山草堂用陶公归田园居韵

历年三十强,未尝离故山。

故山富泉石,愿此终岁年。

白屋间绿树,闭门临深渊。

开荒趁墙脚,累壤为小园。

芸艺有余暇,悠然坐花间。

意与静禽会,冥悟太古前。

举首望白日,遥空霏紫烟。

回视草堂暮,云压南山颠。

缓步闭荆户,一心清且闲。

挑灯对南华,高歌殊晏然。

形式: 古风

赠尤贡夫

淮海知名士,梁园献赋人。

犹闻怀宝玉,只是困风尘。

肝胆能谐俗,诗篇与问津。

何须愁岁晚,前路不逡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