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柳.离别

槐树阴浓,小院晚凉时节。别离可奈肠如结。

歌喉轻啭,听唱阳关彻。情脉脉、几回呜咽。

细语叮咛,道且自消停这歇。灯火高城更未绝。

残妆重整,送向门前别。拚今宵、为伊啼血。

形式: 词牌: 谢池春 押[屑]韵

鉴赏

这首《风中柳·离别》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首先,开篇“槐树阴浓,小院晚凉时节”,以槐树的浓荫和小院的凉爽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环境,为离别的情境铺垫了背景。接着,“别离可奈肠如结”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之痛,如同心肠被紧紧缠绕,难以解脱,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歌喉轻啭,听唱阳关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场景:歌声轻柔而悠长,仿佛在唱着那首著名的送别曲《阳关三叠》,歌声穿透寂静的夜晚,直达远方,传递着不舍与深情。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感,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情脉脉、几回呜咽”,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悲痛情绪,通过“呜咽”这一动作,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外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离愁别绪。

“细语叮咛,道且自消停这歇”,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双方或许还在低声细语,互相嘱咐,希望对方能够坚强面对即将到来的孤独与寂寞,体现了离别之际的关怀与不舍。

“灯火高城更未绝”,即使是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中,离别的氛围依旧弥漫,暗示着即使外界看似繁华,内心的离愁却难以消散。

最后,“残妆重整,送向门前别”,女子在离别前精心打扮,似乎想留下最好的印象,同时也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坚持。而“拚今宵、为伊啼血”,则是对离别之夜的深情告白,愿意为了对方付出一切,包括泪水与痛苦,展现了深厚的爱情与牺牲精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哀愁的离别场景,展现了人性中最柔软、最真挚的一面,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深深的共鸣与感动。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赋恨

取次相亲。打叠消魂。再休避、小媵鱼鳞。

个时心事,费尽温存。有几分怜,几分爱,几分嗔。

参横斗转,匆匆归去。木苍琅、隔断重津。

分明眼底,欲见何因。似镜中花,水中月,梦中云。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小院残春

小院残春。金锁重门。花阴里、隔子回纹。

弹琴清夜,待月黄昏。想那时情,那时事,那时人。

三年一瞬,两情千里。似蓬科、飘泊江村。

凄凉玉柱,惨淡金樽。看灯如雨,雨如梦,梦如尘。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青玉案.九日

寒烟衰柳西陵路。是一幅、悲秋赋。

凝望衡皋天欲暮。萧风吟叶,湿云粘树。

不见登高处。东篱把酒黄花吐。应插遍、茱萸无数。

美景良辰谁与度。

露蛩声咽,霜砧响断,枕上潇潇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感皇恩.题北隐山房

深户映花关,纸窗茅屋。栽就潇湘万竿竹。

捎云拂日,染出一庭浓绿。石床欹枕处、茶初熟。

中有高人,栖迟空谷。冰雪潆洄绝尘俗。

欲遗杂佩,采采露兰霜菊。相思何处也、人如玉。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