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赋恨

取次相亲。打叠消魂。再休避、小媵鱼鳞。

个时心事,费尽温存。有几分怜,几分爱,几分嗔。

参横斗转,匆匆归去。木苍琅、隔断重津。

分明眼底,欲见何因。似镜中花,水中月,梦中云。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鉴赏

这首《行香子·赋恨》是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词的开篇“取次相亲”便已奠定了情感基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不自觉的亲近与依恋。接下来的“打叠消魂”,则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深沉与难以言表的哀愁。

“再休避、小媵鱼鳞”一句,以“小媵鱼鳞”比喻细小而密集的鱼鳞,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纷繁复杂,如同密布的鱼鳞一般,难以轻易避开。接着的“个时心事,费尽温存”,则直接点明了此时此刻的情感状态,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挣扎。

“有几分怜,几分爱,几分嗔”三句,将情感细化为怜悯、爱意和怨恨,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以及情感的矛盾与纠葛。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参横斗转,匆匆归去”描绘了一幅夜色渐深、主人公急于离开的场景,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内心的急切。而“木苍琅、隔断重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强化了主人公与外界的隔离感,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阻隔,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分明眼底,欲见何因”表达了主人公渴望相见却又不知原因的困惑,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却触及不到。而“似镜中花,水中月,梦中云”则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感状态,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情感的虚幻与飘渺。

整首词通过对细腻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彭孙遹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人类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与触动。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小院残春

小院残春。金锁重门。花阴里、隔子回纹。

弹琴清夜,待月黄昏。想那时情,那时事,那时人。

三年一瞬,两情千里。似蓬科、飘泊江村。

凄凉玉柱,惨淡金樽。看灯如雨,雨如梦,梦如尘。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青玉案.九日

寒烟衰柳西陵路。是一幅、悲秋赋。

凝望衡皋天欲暮。萧风吟叶,湿云粘树。

不见登高处。东篱把酒黄花吐。应插遍、茱萸无数。

美景良辰谁与度。

露蛩声咽,霜砧响断,枕上潇潇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感皇恩.题北隐山房

深户映花关,纸窗茅屋。栽就潇湘万竿竹。

捎云拂日,染出一庭浓绿。石床欹枕处、茶初熟。

中有高人,栖迟空谷。冰雪潆洄绝尘俗。

欲遗杂佩,采采露兰霜菊。相思何处也、人如玉。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小桃红.题悔庵桃花源乐府

好把荷衣制。归隐从兹始。

烟外迷津,云中问渡,桃花春水。

想武陵当日避秦人,五柳前身是。一曲红牙试。

千载还神似。玉骨蝉轻,仙踪羽化,碧霄高逝。

想世间不屑折腰人,今古皆如此。

形式: 词牌: 连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