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书堂

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

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

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

辋川多胜趣,何似此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郑子的藏书之地,位于青翠的树丛环绕的柴门前。
他敞开胸怀欣赏曲折的溪流,简朴的屋舍里过着悠闲的生活。
月光斜照竹林,鸟儿的鸣叫声远远地穿越山岭。
辋川有许多优美的景色,但怎能比得上这流水潺潺的宁静呢?

注释

郑子:指诗中提到的人物郑某。
柴门:简陋的木门,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处。
碧树湾:绿树成荫的河湾。
溪一曲:弯曲的溪流。
养拙:修身养性,不求显达。
屋三间:三间简陋的小屋。
月色斜侵:月光斜斜地洒落。
竹:竹林。
鸟声迥隔:鸟鸣声远远传来。
辋川:地名,唐代王维的居所。
胜趣:优美的景色。
潺湲:水流声,这里形容溪水缓缓流动。

鉴赏

这首宋朝郑耕老的《木兰溪书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画面。首句“郑子藏书处”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一个藏书之地,暗示了主人的学识与志趣。接着,“柴门碧树湾”描绘出简朴的门庭和环绕的绿树,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开怀溪一曲”进一步展现木兰溪的自然之美,诗人似乎在溪流旁开怀畅饮,享受着山水之间的恬静。而“养拙屋三间”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选择在三间小屋中过着简单生活,修身养性的情怀。

“月色斜侵竹”描绘夜晚的静谧,月光透过竹林洒落,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最后一句“鸟声迥隔山”以远处山鸟的鸣叫反衬出环境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木兰溪边书堂的景致与诗人的心境完美融合,传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以及对淡泊宁静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

郑耕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春山行

山舍雨馀好,溪深万竹齐。

客同春日出,鸟向谷风啼。

澹泊云无着,崎岖路欲迷。

由来能力疾,归踏夕阳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虎丘尹和靖书院示开讲

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

若无人听都归去,传语生公借石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荆江口望见君山

荆江江口望漫漫,一白无边夕照寒。

只是青云浮水上,教人错认作山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友人之鄂

湖海声名落搢绅,由江而鄂溯鳞鳞。

烦君黄鹤楼头看,天下英雄有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