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供生佛万家,退迹禅林,悟到皈依临佛日;
草长暮春三月,摧心游子,劝加珍重报春晖。
此诗描绘了香火供奉与佛教修行的场景,以及对自然季节变化和亲情的深刻感悟。首句“香供生佛万家”,描绘了佛教信仰在民间的广泛传播,香烟缭绕,佛像前供奉着虔诚的心愿。接着,“退迹禅林”则暗示了远离尘嚣,遁入佛门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悟到皈依临佛日”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心灵觉醒,最终与佛祖相遇的境界。
后两句转向自然与人情的描写。“草长暮春三月”,春天的草木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摧心游子”则点出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最后,“劝加珍重报春晖”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感激,呼吁游子珍惜亲情,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同珍惜春天的阳光一般。
整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融合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命、亲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不详
平生知己更无多,读秋霜蟋蟀之诗,剧怜季重工愁,安仁善病;
薄命才人竟如此,得春水鲤鱼之信,争抑山阳痛哭,杜曲哀吟。
听野外轻雷送雨之吟,叹荩臣安不忘危,廊庙江湖,总关忧乐;
记海隅秋水归风之会,过贱子凄然话旧,衣冠人物,深念生平。
曾许我为天下有用之才,琴曲负知音,今日漂流江上水;
将谒公于阶前盈尺之地,药言期报称,大星惊陨石头城。
萧然瀛岛十余年,空花在水;
凄绝韩陵一片石,香草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