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人皆有践之岂不难所以坐终日兢兢不自安缅惟圣贤学岂徒笔舌间至理莹方寸外物无能千约之于七情验之于四端何以能若是返之而静观

游学苦不早,登科苦不迟。

虽有圣贤质,亦为物所移。

况我中人下,宁敢慕不羁。

苟无殷勤志,众欲以之随。

仰愧而俯怍,于道已相离。

一善不足称,富贵将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明朝李贤的诗作,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作者对学问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第一首诗《游学苦不早,登科苦不迟》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紧迫感和对圣贤品质的追求。他强调了早期游学和及时登科的重要性,即使有天赋,也需抵御外界诱惑,保持坚定的志向。诗人自谦为中人之才,不敢妄想超脱世俗,除非有殷切的求知之心。他感到惭愧和不安,因为若不能坚守大道,再好的品德也无法实现。

第二首诗《大言人皆有践之岂不难所以坐终日兢兢不自安》则更加深入探讨了圣贤之道。诗人指出,尽管大道理人人皆知,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所以他终日谨慎,不敢懈怠。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限于书本知识,更在于内心的洞见和对情感的约束,以及通过“四端”(仁、义、礼、智)来检验自己的行为。诗人倡导回归内心平静,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实践圣贤之道。

总的来说,李贤的这两首诗都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和学术追求的严肃态度,以及对个人修行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头吟

古礼重亲迎,必从父母命。

是以夫妇间,所贵惟其正。

生男愿有室,生女愿有家。

苟能待媒妁,好合宁有涯。

妇虽由正道,夫犹未可保。

谁谓私相从,一心可偕老。

嗟哉卓文君,相如岂负心。

妇道既有亏,何用白头吟。

形式: 乐府曲辞

美人隔秋水

美人隔秋水,欲渡无舟航。

清波泛明月,对此空断肠。

耿耿见牛女,河汉在中央。

谁云七夕会,无乃谬且狂。

托物感情兴,水上双鸳鸯。

动止不盈尺,物性固其常。

在人良不异,云胡各一方。

寒灯照孤寝,泪下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出金陵江口阻潮

匹马出金陵,冠盖杂途拥。

日落到江东,官舍颇清迥。

秋月当窗明,永夜霜气重。

孤榻不成眠,一雁度寒陇。

舣船欲渡江,潮势兼天涌。

须臾波浪平,百橹相曳踵。

呕哑响中流,举目神骇悚。

安得在周行,我命若胶巩。

形式: 古风

雍熙寺书

维扬逢小春,风叶散空宇。

寂寞寄雍熙,悲乡泪如雨。

何以慰我心,灯下援琴抚。

知音苦未逢,芳华为谁吐。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