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原香锦亭

东皇剖破勾芒腹,锦心绣肠香馥郁。

绛都风雨僝僽春,花魂无主自精神。

黄鹂初唤柳开眼,海棠枝上春烟暖。

放出一点两点红,墙头红腮微笑风。

东原去后花无主,春工亦懒施机杼。

亭前忽遇诗酒仙,花亦喷出些龙涎。

风催雨趱花不辨,满庭芬芳生烂熳。

牡丹吐火花欲然,日将锦绣铺苔毡。

诗狂梦与花神饮,酒醉不与花神寝。

酒阑令我忆东原,花木虽在人恻然。

此诗终不为花作,惆怅东原此丘壑。

而今赏花不见人,但见蜂蝶飞闲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花园图景。开篇“东皇剖破勾芒腹,锦心绣肠香馥郁”两句,以奇特的比喻手法将大自然赋予了神秘色彩,勾芒即太阳,东皇则是掌管春季生长的神祇,通过这样的设定,使得花草树木都充满了生命力的描述显得格外庄重。

接下来的“绛都风雨僝僽春,花魂无主自精神”两句,则是在描写春日里的细雨和微风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花魂”二字,更是赋予了花卉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灵动。

而“黄鹂初唤柳开眼,海棠枝上春烟暖”则是在写春天里鸟语花香的景象,其中“黄鹂初唤”即为春天报晓之声,而“柳开眼”则是形容柳絮飘扬的生动画面,“海棠枝上春烟暖”则更是将春意融于细腻的描写之中。

至于“放出一点两点红,墙头红腮微笑风”,则是在描述牡丹花的盛开,其中“一点两点红”生动地展现了花瓣逐渐绽放的情景,而“墙头红腮微笑风”则是将春风拟人化,使其似乎也在欣赏这美丽的场面。

诗中还有一段“东原去后花无主,春工亦懒施机杼。亭前忽遇诗酒仙,花亦喷出些龙涎”,这里的“东原”很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或人物的别称,“花无主”则是在表达没有了主人的花园变得有些荒凉,而“春工”一词,则是在比喻大自然在春天里勤劳地工作,然而却也显得有些懒惰。紧接着的两句,则是在描述诗人偶遇知音,在亭中共同享受着美酒与诗意之美。

接下来的“风催雨趱花不辨,满庭芬芳生烂熳”则是在写春日里风雨交加中的景象,其中“花不辨”表达了在这风雨中花朵难以分辨,而“满庭芬芳生烂熳”则是描绘了一种花香弥漫的氛围。

最后一段“牡丹吐火花欲然,日将锦绣铺苔毡。诗狂梦与花神饮,酒醉不与花神寝”,则是在极尽赞美之能事,以生动的笔触描画出牡丹盛放的情景,同时诗人也在其中寻找到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而“日将锦绣铺苔毡”一句,则是用来形容牡丹花瓣如同织就的地毯,色彩斑斓。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丰富联想,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觉非居士东庵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旧风以纪之

一瓯之闽古无诸,山奇水秀真画图。

霍童山在闽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见,桑田沧海几迁变。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螺女江头十万家,西湖十里碧莲花。

满城和气浓于酒,一天雨露饶桑麻。

东有鼓山榴花谷,南有方山小王屋。

王霸炼药怡山西,老任跨鹤升山北。

距城以东七里馀,丹崖翠壁凌太虚。

天閟地藏一蓬壶,神刓鬼划画不如。

种橘仙人来瑞世,况是篯翁其后裔。

苍松筋骨鹤精神,谓之觉非老居士。

居士少时观此山,便拟归隐乎其间。

及其赋罢归去来,此山尚锁青烟寒。

平生使节半天下,秋霜夏日大声价。

咄哉富贵非吾愿,何似归来一茅舍。

百丁持钁薙荆榛,寒岩怪石翠峥嵘。

奇花异草不知名,地灵夜泣猿鸟惊。

天然一石大如廪,裂开发露五云锦。

满地璀璨黄金沙,地下掘出玄玉枕。

度其广袤筑屠苏,鳷鹊峭耸鸳鸯铺。

人来山下抬头看,直疑上有神仙居。

夜静星辰挂朱桷,万丈华表立双鹤。

山童指向游山人,高处更有兼山阁。

阁边数石罗翠屏,倚崖建一介隐亭。

一登云外忽舒啸,醉归小山风月清。

双石削成辟紫户,犹胜武夷石门坞。

一石俛仰状如龟,一石跨蹲露如虎。

岩头千尺炼丹台,银泥丹砂朱草堆。

台上凿开四小涔,不见炉鼎空寒灰。

石眼有泉迸山腹,可成一池足鸦浴。

千山万山翠打围,稻田万顷如棋局。

于中突出五石岩,紫云苍雾缠松杉。

吾疑闽中四五辈,向者曾此话同参。

粉墙围住万竿竹,白凤飞来枝外宿。

山前山后多麋鹿,疏栽兰蕙密栽菊。

何年种此千树梅,满山雪色白皑皑。

晚来山风扫落英,五色虹霓明绿苔。

隔林髣髴闻机杼,人家知在云深处。

何处招提最近傍,早暮送钟斋送鼓。

凫汀鹤渚白蘋洲,小溪流水横断桥。

画出一派潇湘秋,万家秋色人渔樵。

长江浩浩数千里,浪花喷薄蛟龙起。

叶叶扁舟古渡头,目力所至海门止。

仆家本住青城边,去此迢迢路八千。

对面窣堵高插天,恍惊天柱落樽前。

觉非居士高且洁,时把黄庭玩岁月。

丹山碧水我楼观,苍椿翠桧我幢节。

客来到此蛰仙庵,披蒙茸兮登巉岩。

龙盘虎踞甚形胜,大江以东斗以南。

酒空核尽人亦醉,眼花浑不醒天地。

壁间醉墨正淋漓,夕阳已挂青山外。

形式: 古风

送珊上座归育王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爇,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涉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

形式: 古风

倪昭卿赋赠叶神童(其二)

神童天纵何聪明,十幅一息增荣名。

若非唐朝李太白,靖通真人当复生。

击石轰雷惊四座,宝卷拈出安群情。

八卦五行有妙用,金丹大药自然成。

布衲蹁跹贱罗绮,银钩婉娩鬼神惊。

仙山便好留仙佩,何必蓬莱顶上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挹爽

高人今居笔架山,苍烟冥濛常风寒。

西壁千岩青未了,万顷岚光薄清晓。

晓来轩窗敞且明,风棂月牖一壶冰。

鸡声未断钟声起,起饮沆瀣朝紫清。

人间红尘刺人眼,世上蜗蝇徒尔乱。

岂复知此爽气佳,已被高人俱占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