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传信报登平,白帝宸游堕玉英。

月下草玄疑蜀客,鼎边得句失轩明。

庄严东阁若为好,点缀南枝分外清。

惟恨蔡州城北水,一池鹅鸭更无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北风吹来带来了和平的消息,白帝的宫殿里落下如玉的雪花。
月光下,草丛中的黑衣人似是蜀地的旅者,他在鼎边吟诗,却失去了原有的明亮风采。
东阁的庄重气氛如何能比,南枝的装饰更显格外清新。
只遗憾蔡州城北的池塘,连鹅鸭都静默无声。

注释

北风:寒冷的冬季风。
传信报:传递消息。
登平:宣告和平。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帝王,这里指代皇帝。
宸游:帝王出行游玩。
堕玉英:像玉一样洁白的雪花飘落。
月下:在月光下。
草玄:形容穿着黑色衣服的人。
疑蜀客:疑似来自蜀地的客人。
得句:吟出诗句。
失轩明:失去原有的光彩。
庄严:庄重严肃。
东阁:朝廷或官署的东厢。
若为好:究竟怎样算好。
点缀:装饰点缀。
南枝:南方的树枝。
分外清:格外显得清雅。
蔡州城北:某个地方(蔡州在今河南南部)的北面。
水:池塘。
一池鹅鸭:一群鹅鸭。
无声:没有声音。

鉴赏

这首诗名为《雪》,作者是宋代诗人程珌。诗中通过描绘北风吹雪带来的和平景象,以及白帝(可能指帝王)在月下赏雪的情境,展现了冬日的静谧和文人墨客的雅兴。"月下草玄疑蜀客"一句,写出了月光下的雪景让诗人联想到远方的蜀地客人,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鼎边得句失轩明"则暗示诗人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甚至忽略了周围的明亮光线。

接下来,诗人对东阁的庄重与南枝的点缀进行了对比,赞美了雪后景色的清新之美。最后,诗人遗憾地提到蔡州城北的池塘,原本应该有鹅鸭戏水的声音,但在雪后却显得格外寂静,增添了寂寥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为媒介,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冬日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170)

程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亥闰五月十日回自真圣道坊车中记事

列障罗屏合,回泉玉带环。

外容三肘密,中著十洲宽。

天意驱蹲虎,人心见圣蟾。

烦君招旧隐,来此共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三月十八锁试童子侍其行卷萧然无事成二十韵谩呈同省

旬雨埋青冥,今晨浴新阳。

老红堕万劫,稚绿罗千行。

叶碎青槐古,条净紫薇香。

去岁护筼筜,今年已苍筤。

翩翻鹊引雏,伊优雀绕墙。

有象咸熙愉,对时多慨慷。

门外车马喧,省中日月长。

要之非大快,大快在沧浪。

沧浪兴何穷,风帆十丈樯。

明日酌严君,浮丘蔚南翔。

快马抹青山,恍入万松庄。

山中多老人,雪巅更眉庞。

持酒相劳苦,儿童纷迎将。

小卧听雪坞,徐步堆云乡。

玉界梅万本,烟海杉千章。

三峡桃源浪,九夏冰岩霜。

危桥跨长虹,曲水飞轻觞。

两日足可周,百年事难量。

送客出松关,壮楗设门旁。

挥手谢世人,从今永相忘。

形式: 古风

于潜佳丞四明人同年友也方此掉鞅百未一见而来书罗缕无非归与语岂醉梦书邪三诗见寄亟占数语正之

世人眼见真莲少,真莲却在玻璃沼。

浣花溪水入银河,何人更识月皎皎。

谪仙不见见梅妆,荷稠搴作芙蓉裳。

黄龙乾叶何年堕,维摩雨华昨夜芳。

真华真诗元在眼,要须心地先清凉。

不然潇湘水清寒矶月,沙平水晚露低昂。

劝君休问张子房,鉴湖十里藕华香。

天驷超河夜未央,胡为自同太白光。

何时握手论行藏,江东云暮天何方。

形式: 古风

子时歌

顺数方来兮,溯而上之洪荒。

今不必短兮,古不必长。

地有时而玄兮,天有时而黄。

知靡草之先秋兮,又当知乔松之傲霜。

知沧溟之连山兮,又当知大华之有长江。

朝云西暮云东兮,岂期悉避乎阳光。

入濛汜浴虞渊兮,又孰知其扶桑。

吾乌乎而折衷兮,但当付万化于茫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