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浚为友人周西美主簿即将赴祁门任职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出发时的季节景象——梅子成熟的雨季与橘花盛开的时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联“君向祁山去,修程几日期”,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友人即将启程前往祁山(即祁门)的行程,同时也暗示了此行路途遥远,时间未知,蕴含着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担忧。
颔联“江天梅子雨,驿路橘花时”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送别的氛围。梅子成熟的雨季,不仅点明了时节,也暗含了离别的伤感;橘花盛开的驿路,则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希望,象征着友人未来旅程中的美好与机遇。
颈联“知迫循陔养,宁辞纠邑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肩负重任、不辞辛劳的敬意。这里,“循陔养”可能是指遵循孝道,照顾长辈;“纠邑卑”则是指治理地方,即使职位低微也不推辞,体现了友人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尾联“美才无不适,鸾翮岂栖迟”是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鸾翮,比喻高飞的凤凰之羽,此处用来形容友人才华横溢,无论到何处都能大展宏图,不会因为职位或环境的限制而停滞不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寄托了对其未来事业的殷切期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勉励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