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昨天紫姑神已经离去,今天青鸟使者却带来消息迟缓。
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已分离,难得的团聚时光让人满心遗憾。
在二十八月圆之夜,月亮的光芒穿透蟾蜍的影子,十三弦的琴声中雁阵斜飞。
天亮钟声过后又有什么事情?我独自微笑倚靠在梅树花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沉思念和无奈感受。全诗围绕着“昨日”与“今朝”的时间变化,以及“紫姑神”、“青鸟使”等意象展开。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这两句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不同使者(紫姑神和青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美好时光与当前隔阂的感慨。紫姑神常被用作传递情意的符号,而青鸟则是古代神话中传递信息的使者,赊字有借贷之意,暗示着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重续过去的情缘。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这两句表达了对未能说出口的话和尚未实现的团聚的遗憾与哀叹。诗人感慨于情意难以传递,团圆之情又常被世事所阻隔。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这两句通过对明月与琴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二八月"指的是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都是春秋之交,月亮特别明亮;"十三弦柱雁行斜"则是用琴声和雁阵来形容夜晚的情景。

最后两句"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通过对“平明”、“钟后”的时间点的提及,以及诗人倚靠在墙边观赏梅花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失落和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境。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朝、梦幻与现实的对照,以及运用丰富意象和精妙的语言,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及其深邃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昭州

桂水春犹早,昭川日正西。

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

绳烂金沙井,松乾乳洞梯。

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一)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

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

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二)

玉塞惊宵柝,金桥罢举烽。

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

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

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三)

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

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桂寝青云断,松扉白露新。

万方同象鸟,举恸满秋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