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三)

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

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桂寝青云断,松扉白露新。

万方同象鸟,举恸满秋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不要验证那华丽的乐器,它只是虚传的神仙之音。
大海迷失了寻找仙药的使者,大雪阻隔了献上仙桃的人。
月宫中的宫殿仿佛被青云隔绝,松木门扉上沾染着新降的白露。
各地的人们如同一只只象征哀痛的鸟儿,满含悲伤在秋风中弥漫尘埃。

注释

昭华琯:华丽的乐器,可能指仙乐。
虚传:空有其名,实际上不存在或不真实。
甲帐神:传说中的神仙,可能指仙人居住的宫殿。
海迷:大海迷失,比喻寻找困难或无法找到。
求药使:寻找仙药的使者。
雪隔:大雪阻隔,形容环境艰难。
献桃人:献上仙桃的人,可能指神话中的仙人。
桂寝:月宫中的宫殿,因月中有桂树而得名。
青云断:被青云隔绝,形容高不可攀。
松扉:松木门扉。
白露新:新降的白露,形容清冷。
万方:各地,各方。
象鸟:象征哀痛的鸟,可能指悲鸟。
举恸:举国哀悼,满含悲痛。
秋尘:秋天的尘埃,可能寓意哀伤弥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逝去皇帝的哀思与怀念。从每一句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深沉且富有意象。

"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传说中美好事物的否定,表达了对于逝去皇帝不再存在的无奈与哀伤。"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则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追寻和礼节,显示出对已故君主的敬仰与思念。

"桂寝青云断,松扉白露新。" 这两句以桂树、松门作为象征,传递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更迭的意境,同时也暗示着皇帝之寝宫如今已被青云所隔绝,而松门则沾湿了清晨的露水。

"万方同象鸟,举恸满秋尘。" 最后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天空中众多方向的鸟儿统一到一种形象上,以此来表达对逝去皇帝的无尽哀思,宛如满庭的秋叶一般深厚而沉重。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笔触,通过各种意象的搭配与对比,传递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哀悼情怀。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

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洞庭鱼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

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

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

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秋日晚思

桐槿日零落,雨馀方寂寥。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

平生有游旧,一一在烟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