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
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
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
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表元所作,名为《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的第六首。诗中,诗人以古代隐士陶渊明借酒避世为主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桃源仙境的想象。诗人认为,陶渊明通过饮酒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即使外界纷扰,他也能在北窗下的小天地中找到避世之所。接着,诗人指出世人对桃源般的理想生活的羡慕,但现实中的桃源又何处寻觅?最后,诗人表达出只有醉乡能让人忘却尘世烦恼,得以与世隔绝,长久地拥有这种隐逸之友的生活。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不详
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
英英丹霞洞,不受尘土辱。
飞仙复何许,诸子如立鹄。
酌君沧浪泉,和君紫芝曲。
永日岂无饥,盗粟非所拟。
暍行岂无劳,恶木非所止。
君家碧梧轩,莲荷泛芳沚。
我来息凉阴,嘉宾荐君子。
当暑苦炎暍,日数秋风生。
穷忧在衣褐,霜露亦可惊。
徘徊念年少,岁月去已轻。
岁月可奈何,学道恐无成。
朝从园中去,暮从园中归。
园中何所有,杂草青离离。
刈少犹未觉,刈多还渐稀。
岂忧筐筥频,要使牛羊肥。
但放刈手缓,勿伤兰与葵。
葵高叶难护,兰弱根易萎。
惟彼恶草种,刈尽转蕃滋。
此理不可诘,此语令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