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园诗为竺秀才作

朝从园中去,暮从园中归。

园中何所有,杂草青离离。

刈少犹未觉,刈多还渐稀。

岂忧筐筥频,要使牛羊肥。

但放刈手缓,勿伤兰与葵。

葵高叶难护,兰弱根易萎。

惟彼恶草种,刈尽转蕃滋。

此理不可诘,此语令人思。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从园中出去,傍晚又从园中归来。
园子里有什么?杂草丛生,一片青翠。
割掉一些还不觉得,割得多时草就渐渐稀疏了。
何必担心篮子频繁装满,重要的是让牛羊吃得肥壮。
只管慢慢割草,别伤到兰和葵。
葵的叶子高大难保护,兰花根细易枯萎。
只有那些讨厌的杂草种子,割得越干净反而长得更茂盛。
这个道理难以理解,这番话让人深思。

注释

园中:田园、菜园。
归:返回。
杂草:野生的草。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
筐筥:竹编的篮子。
频:频繁。
肥:肥壮,丰满。
兰:兰花。
葵:向日葵。
萎:枯萎。
恶草:有害或不受欢迎的草。
此理:这种道理。
诘:追问,理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天在田园劳作的情景。早晨离开家园,傍晚归来,园中景象映入眼帘:杂草丛生,一片青翠。诗人割草时,开始觉得数量不多,但随着不断收割,草丛变得稀疏。他并非担心篮子装不满,而是希望借此增加牛羊的饲料,让它们更加肥壮。

然而,诗人提醒自己要细心对待,不要误伤了园中的兰和葵。兰虽高,叶子需要呵护;葵虽弱,根部却易枯萎。诗人意识到,如果过度清除恶草,反而会促使它们更迅速地生长。这道理看似简单,却引人深思,暗示着生活中的平衡与适度。

整首诗语言朴素,寓言性强,通过日常农事活动,揭示了自然生态和生活哲理,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对生活的观察和智慧。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年行赠袁养直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僮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形式: 乐府曲辞

王丞分惠碧桃树再赋奉谢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

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

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开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骇大如林,五年已见高踰屋。

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捲重抽芽。

君家原有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

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为君结琥珀,琥珀恐为贪者获。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丛,岁岁与君同春风。

春风同赏复同吟,愿与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百本,处处种成君子林。

形式: 古风

风雨行湖山村

风雨湖山暮,屠村又鲍村。

鸟巡渔退艇,犬认猎归门。

天作蛮云暗,溪凭剡涨喧。

十年灯火伴,草次共鱼餐。

形式: 五言律诗

丙午二月十五日以府檄出宿了岩

衰年慕栖息,役役殊未休。

天明发东郭,日晏泊西州。

岂其千金躯,为此一餐谋。

宿麦青已郁,稚桑黄亦稠。

欣然一会意,所愧非吾丘。

悔日谅不远,誓言良未酬。

挥手谢还往,伊嚘自伊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