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梅福高轩得所亲,皎然洁白离风尘。
九皋唳彻云间鹤,万玉香先天下春。
门外自应回俗驾,尊前犹得伴吟身。
绿阴窗户研朱者,莫是青溪点易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梅福的人物,居住在高雅的轩舍中,远离尘世的喧嚣,其人格高尚纯洁。他的居所仿佛与鹤鸣九皋、云间仙鹤为邻,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春天来临,梅花香气四溢,预示着万物复苏,而他的品性如同万玉般清雅,领先于世间的春光。
诗人想象门外世俗的车马不再打扰他,只有诗酒相伴,吟咏人生。最后,他提到研磨朱砂的窗下之人,可能是那位青溪点易的人,暗示着这里有隐士般的雅趣和淡泊。整首诗通过梅福的生活场景,赞美了高洁的人格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不详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若使蔡邕今日读,应题八字刻西塘。
大音如奏古琴瑟,众羽不瞻孤凤凰。
百世可传惟述作,一辞难措是文章。
老夫为此喜无寐,卧诵不知秋夜长。
斯文天与乐馀年,中有黄金取酒钱。
绛老又添新甲子,王家惟守旧青毡。
将春梅蕊茱萸小,透雪萱芽翡翠鲜。
宾客到门无别话,履端相庆画堂前。
龙化青林水满溪,昔人曾此寄幽栖。
高情不负杯中物,烂醉何妨日似泥?
富贵到头蕉下鹿,光阴过眼瓮中鸡。
当时不尽风流兴,付与山莺尽意啼。
道人内视已超然,一息薰香遍大千。
骇鹿始知身似梦,覆蕉曾悟佛中禅。
袈裟万朵天花里,世界千重梵网边。
重见毗那峰顶上,手开楼阁说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