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居图景。开篇“古树千年色,苍崖百尺阴”两句,通过对古树和陡峭岩壁颜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片古老庄严的氛围。树木历经千年沧桑,依然郁郁葱葱,而岩石则如同天然的屏障,将阳光阻隔,只留下深邃的阴凉。
“发寒泉气静,神骇玉光沉”两句,则以清冷的泉水和透明的玉石,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泉水不仅清冽,而且似乎带着一丝凉意,而那如玉般透亮的光辉,不仅让人惊叹,更是深不可测。
“上穴青冥小,中连碧海深”两句,描绘了山洞幽深与广阔海洋之间的神秘联系。山洞之上,是一片广袤而模糊的天际,而洞中则与那无边的碧蓝大海相连,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奇妙对接。
最后,“何当烟月下,一听夜龙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境界的向往。在烟雾缭绕、明月高悬的夜晚,或许能听到那神秘而又美好的龙吟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