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讵知萧洒吾庐旧,却有高明此寺邻。
水竹迸生刚节老,秋山过抱翠岚新。
惟怜季子归来困,自笑原思久更贫。
深识幽人风义厚,扫轩开榻最相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赠给一位名叫勤上人的僧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清雅居所和高尚品格的赞赏。首句“讵知萧洒吾庐旧”,以惊叹口吻道出对友人隐居环境的意外惊喜,暗示其庐舍的清静与自在。次句“却有高明此寺邻”进一步赞美了友人选择的寺庙环境,透露出其高洁的人格魅力。
第三句“水竹迸生刚节老”,通过描绘水边竹林的坚韧与岁月痕迹,象征友人的刚直与历练。第四句“秋山过抱翠岚新”,则以秋山的清新翠色衬托出友人处世的淡泊与心境的更新。
第五、六句“惟怜季子归来困,自笑原思久更贫”,借古人季札和原宪的典故,表达对友人虽处境艰难但志向不改的敬佩,以及对自己贫困生活的自我解嘲。
最后两句“深识幽人风义厚,扫轩开榻最相亲”,直接赞扬友人的深厚人情和君子之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以及对友人品德的深深敬仰。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曾巩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厚的友情。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一见心亲十载前,相望南北久茫然。
喜倾白发论文酒,重访清江下濑船。
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
已窥品藻传荆楚,更味阳春白雪篇。
忆初兰渚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
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
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
山驿荒凉烦枉道,一觞相属莫嫌频。
人贫举世今为甚,僧事新年始更多。
食粝衣穿虽扰扰,构虚基险自峨峨。
诛茅改筑君初有,系马长吟我暂过。
但觉满山金碧涧,不知谁到为烟萝。
所学从谁得最完,豫章新出已难攀。
不摇声利心能定,欲正哇淫手自删。
颍水珠玑来席上,鄢城桃李在人间。
高斋挂榻骊歌后,坐守尘编少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