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俞仁则

藕花汀畔柳丝垂,杯酒殷勤话别离。

风雨对床空有约,池塘梦草竟无诗。

荒坟日落谁人吊,古屋苔深独我悲。

毕竟功名大槐国,排云书在即丰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为悼念友人俞仁则所作。诗中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联“藕花汀畔柳丝垂,杯酒殷勤话别离”,开篇便营造出一幅离别的凄美画面,藕花盛开的河畔,柳丝轻垂,两人对坐饮酒,话语间充满了不舍与深情。这不仅是对离别时刻的细腻描绘,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风雨对床空有约,池塘梦草竟无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曾约定共话心事,但如今却只能徒留遗憾,无法实现。池塘边的梦草,象征着未完成的梦想和未尽的情谊,诗人通过“无诗”表达了对未能共同创作美好诗篇的惋惜。

颈联“荒坟日落谁人吊,古屋苔深独我悲”,转而描写友人逝世后的凄凉景象。荒芜的坟墓,夕阳西下,无人前来祭奠,只有诗人独自在古屋前,面对深深长满青苔的墙壁,心中充满悲痛。这一联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

尾联“毕竟功名大槐国,排云书在即丰碑”,似乎在安慰自己,尽管世事无常,但友人的精神和功绩将被后人铭记,如同在云层之上书写丰碑一般。这既是对友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友情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怀念、哀伤和慰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吴门逢友人

泽国江山冷战云,扁舟春晚忽逢君。

荒城鼓角含商气,旧曲楼台暗楚氛。

海燕认巢迷故主,苔蜗篆壁变新文。

更怜庾信江南赋,音调凄清不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张师道

七闽幕府藉词臣,一笑平反草木春。

制下九重新涣汗,胸蟠千古旧经纶。

生平耻不为伊傅,夜半何烦问鬼神。

无限焦枯待霖雨,好将斯道觉斯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道士孙雪房

雾豹文章野鹤姿,黄冠晦迹浙江涯。

携家拟就鹿门隐,奏赋何期狗监知。

触热问涂行有日,排云论事岂无时。

太平上策须倾倒,更忆崆峒麦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董左丞二首(其一)

帝眷东南用正人,角巾归第请何频。

相公久矣倦台鼎,故国依然倚世臣。

霖雨合归天上作,忠言须造榻前陈。

丈夫出处非徒尔,四海安危寄一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