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一日见雪于籍溪

何事团炉一笑哗,穷冬才许见琼花。

细论剪刻谁能解,欲斗轻明岂易加。

且共落梅纷沼鉴,未须融玉挂檐牙。

知君素有阳春句,可但梁园著赋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什么事让我们围着火炉欢笑,寒冬时节才得以欣赏琼花盛开。
细致讨论剪纸艺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想要让它更轻盈明亮,可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暂且与落梅共赏池塘倒影,不必急于让冰雪融化挂在屋檐。
我知道你向来擅长写出春天般的诗句,岂止是在梁园赋诗就能夸赞你的才华。

注释

团炉:围炉取暖,指冬季聚会。
琼花:比喻雪中的梅花,因其洁白如玉而得名。
剪刻:指剪纸艺术。
轻明:形容事物轻盈明亮。
落梅:冬天凋落的梅花。
阳春句:比喻优美的诗句,如春天般温暖。
梁园:古代名园,这里借指文人雅集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寒冷冬季围炉欢笑的场景,突出了雪的罕见和珍贵。"何事团炉一笑哗",开篇以疑问引出温馨的聚会气氛,而"穷冬才许见琼花"则比喻雪如洁白的琼花,在严寒中难得一见,显得尤为珍贵。

"细论剪刻谁能解,欲斗轻明岂易加",诗人赞美雪花的精致和轻盈,暗示其形态之美难以言表,想要与之相比拟都显得困难。"且共落梅纷沼鉴",将雪花飘落与梅花相提并论,增添了诗意,如同梅花与沼泽中的倒影相互映照。

"未须融玉挂檐牙",形象地描绘了雪的晶莹剔透,即使融化也如玉般洁净,不染尘埃。最后,诗人以"知君素有阳春句",赞赏朋友有如春天般的才情,暗示他能用诗句描绘这雪景,不仅仅是赞美雪,也是对友人的文采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诗文创作的热情。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酴醾盛开

不虞集霰与飞霜,可但寒梅度暗香。

翠碧重敷秋后叶,玉明争绚晓来妆。

应怜高架袅清艳,谁道疏条无妙芳。

折向清尊沾剩馥,与君冬日对春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又和湘滨卜居

闻道园池各著名,起予归梦过临蒸。

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

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閒何必苦邀僧。

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又和锦阜登高

久废危亭也待时,俄然榱栋出镃基。

已应气象轩城表,更觉登临冠海湄。

万里秋风宜落帽,四并高会称传卮。

幽人但把东篱菊,坐看南山久未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又题迎月亭

从来共惜隔年期,刬却东山尚恐迟。

欲向尘中先得眼,故应云表屡扬眉。

停杯专待寒光举,起舞还愁素影移。

常与此亭相照耀,更须佳什焕梁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