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桥霜断白,沟水馀红,分明影到秋边。

脉脉阑干,碧城十二遥连。

湘蛾倚残清晓,问人间、昨梦何年。

从头认,说黄絁,人道翠帔游仙。

记得宫莺啼处,尽垂杨、世界抱月飘烟。

山绿如眉,等闲吹堕楼前。

三生纵寻箫谱,怕东风、不暖瑶天。

重唤起,白门乌、飞上四弦。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声声慢》由清代诗人刘嗣绾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静谧画面。

开篇“桥霜断白,沟水馀红”,以霜白与水红对比,勾勒出秋日清晨的冷艳与生机。接着“分明影到秋边”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晰而遥远的秋景之中。“脉脉阑干,碧城十二遥连”,描绘了栏杆旁碧绿的城墙,延绵不绝,仿佛连接着远方的世界。湘蛾倚残清晓,问人间、昨梦何年”,通过湘蛾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疑问,引人深思。

“从头认,说黄絁,人道翠帔游仙”,诗人通过回忆与对话,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记得宫莺啼处,尽垂杨、世界抱月飘烟”,宫中莺啼,垂杨环绕,月光轻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山绿如眉,等闲吹堕楼前”,山色如画,不经意间,风吹过楼台,增添了几分自然的灵动与神秘。

最后,“三生纵寻箫谱,怕东风、不暖瑶天”,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轮回与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重唤起,白门乌、飞上四弦”,以鸟儿飞上琴弦的生动场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呼唤与释放,充满了对自由与艺术的向往。

整体而言,《声声慢》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往、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2)

刘嗣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秋蝉

门外易斜阳。一片清商。残声还向别枝长。

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倚树罢思量。

扇底新凉。高槐古柳忆江乡。

薄鬓萧萧无定处,风为谁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湘月.为黄花云题《三十六湾草堂图卷》

楚天如梦,冷清清、飞入半湾斜照。

枉渚回汀,三十六、一曲一波肠绕。

水约裙拖,风催簟卷,遣尽闲怀抱。

骚魂何许,愁根种满香草。

听说江上楼台,湘娥倚处,泪雨无昏晓。

一点君山青碍眼,几叶征帆归了。

斑竹飘烟,绿华乘雾,坐掩孤屏悄。

鹧鸪啼过,为君谱出吟稿。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满江红

少日交游,屈指数、零丁有几。

堪痛是、召平老去,子安又逝。

宿草已干红泪迹,才人易郁青霞气。

叹人生,华屋与山丘,须臾耳。南皮宴,今休矣。

西江客,归犹未。讶西华葛帔,一寒至此。

风雪漫天空踯躅,江湖到处增憔悴。

问年来,多少死生愁,长江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虞美人.旅夜

孤檠焰短西风劲,约略三更尽。笙歌吹得梦零星。

隔院谁家欢宴未曾停。

年年人为悲秋瘦,况复严寒候。

城乌啼下满帘霜,今夜漏声偏比客愁长。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