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秋蝉

门外易斜阳。一片清商。残声还向别枝长。

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倚树罢思量。

扇底新凉。高槐古柳忆江乡。

薄鬓萧萧无定处,风为谁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秋蝉》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蝉鸣渐稀,夕阳西下,凉风习习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蝉在即将结束生命之际,仍执着于歌唱的坚韧与哀愁。

“门外易斜阳”,开篇即点出时间的流逝,斜阳的余晖映照在门外,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这一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一片清商”中的“清商”指秋天的音乐,这里借指蝉鸣。蝉在秋天的歌唱,如同一首悠扬的乐章,虽然声音逐渐减弱,但仍充满生命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残声还向别枝长”,蝉的歌声虽已接近尾声,却依然在远处的树枝上回响,仿佛在诉说着不舍与坚持。

“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蝉的生命短暂,就像飘忽不定的行云,无法被留住。然而,它用自己的歌声,将秋天的景色永远铭记在心,即使生命结束,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却如同秋光一般,永不消逝。

“倚树罢思量,扇底新凉。”诗人倚靠在树旁,感受着初秋的微凉,思绪万千。这既是对外界环境的直接描写,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在这样的时刻,人们往往会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思考生命的真谛。

“高槐古柳忆江乡。”高大的槐树和古老的柳树,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异乡的秋天,这些熟悉的树木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引发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薄鬓萧萧无定处,风为谁忙。”“薄鬓”形容鬓发稀疏,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在这句中,诗人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落叶,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风为谁忙”则暗含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命运不可控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蝉的生命力与哀愁,以及人在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思考与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对生命、时间、记忆和乡愁等主题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32)

刘嗣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月.为黄花云题《三十六湾草堂图卷》

楚天如梦,冷清清、飞入半湾斜照。

枉渚回汀,三十六、一曲一波肠绕。

水约裙拖,风催簟卷,遣尽闲怀抱。

骚魂何许,愁根种满香草。

听说江上楼台,湘娥倚处,泪雨无昏晓。

一点君山青碍眼,几叶征帆归了。

斑竹飘烟,绿华乘雾,坐掩孤屏悄。

鹧鸪啼过,为君谱出吟稿。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满江红

少日交游,屈指数、零丁有几。

堪痛是、召平老去,子安又逝。

宿草已干红泪迹,才人易郁青霞气。

叹人生,华屋与山丘,须臾耳。南皮宴,今休矣。

西江客,归犹未。讶西华葛帔,一寒至此。

风雪漫天空踯躅,江湖到处增憔悴。

问年来,多少死生愁,长江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虞美人.旅夜

孤檠焰短西风劲,约略三更尽。笙歌吹得梦零星。

隔院谁家欢宴未曾停。

年年人为悲秋瘦,况复严寒候。

城乌啼下满帘霜,今夜漏声偏比客愁长。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南乡子.题画

叠嶂耸危屏,屏外烟螺点点青。

谁向悬崖携杖听,泉声,曲折寒流绕涧鸣。

此影忆曾经。苦被鞭丝促去程。

但许山椒添缚个,茅亭。便拟移家老此生。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