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昭烈祠》由明代诗人梁维栋所作,通过描绘对刘备的追思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首联“昭烈祠中忆汉庭,云移鹿走泪零零”,开篇即以昭烈祠为背景,引出对汉室的追忆。云的移动和鹿的奔跑,不仅营造了历史的沧桑感,也暗喻着时代的变迁与英雄的逝去,而“泪零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刘备的深切怀念之情。
颔联“生怜炎祚分三鼎,死恨曹瞒漏五刑”,进一步深入探讨刘备的一生。刘备在生前尽力维护汉室,虽未能统一三国,但其对汉室的忠诚与努力令人同情。死后,诗人对曹操的怨恨溢于言表,认为曹操的篡位之举是对刘备遗愿的背叛,是历史的不公。
颈联“风急尚闻龙战野,月明还睹马摇铃”,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象征历史的激烈斗争与英雄的英勇事迹。风中的龙战野,月下的马摇铃,既是对刘备及其时代英雄们英勇战斗的再现,也是对历史风云变幻的深刻描绘。
尾联“漫将成败英雄论,千古君臣照丹青”,诗人以超脱的态度,对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不应仅以成败论英雄,真正的英雄精神与君臣情谊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如同丹青一般,永不褪色。
整首诗通过对刘备的追思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的思考与追求。